


1.高一数学(人教B版)-角的推广-1教案
展开教 案
教学基本信息 | ||||
课题 | 角的推广 | |||
学科 | 数学 | 学段: 高中 | 年级 | 高一 |
教材 | 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必修第三册B版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
|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
本节课通过设置生活实例情境,回顾初中角的概念,通过旋转理解教的概念并进行教的推广,赋予角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进而引出象限角和终边相同的角.能够从中体会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直观想象核心素养.培养发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共设计三道例题. |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 ||
教学环节 | 主要教学活动 | 设置意图 |
引入 | 同学们,请观察这几幅动画,这些动画显示的是一些机械制部件在周而复始的做着旋转运动、平移运动.在实际生活中,旋转和平移是物体非常普遍的运动方式.我们知道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平移.那么如何描述旋转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看旋转,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 | 通过将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引入课题,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新课 | 请同学们观察第一幅动画,回答: 问题1.请同学们用数学语言描述大齿轮的旋转运动. 初中学习过的旋转: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点旋转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变换叫作旋转,点叫作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作旋转角. 问题2.你对角有哪些认识? 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图形叫作角. 单位: 角度制 范围: 问题3. 大齿轮旋转一周,旋转了多度? 那么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大齿轮的旋转一周”呢? 我们取大齿轮对应的这个圆的圆心记为旋转中心,在圆上任取一点,这样圆心与点构成射线,随着齿轮的旋转,射线围绕着点,旋转一周,终点恰与点重合,即射线与射线重合,这样我们就得到大齿轮旋转一周是. 问题4. 这三个齿轮的旋转有什么区别?若中号齿轮旋转两周,旋转多少度? 旋转方向,必要将角的概念进行推广. 问题5. 如何定义角的概念,才能满足对现实世界中旋转现象的描述? 定义: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到另一条射线所形成的图形称为角,这两条射线分别称为角的始边和终边. 范围:任意角. 分类: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称为正角; 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称为负角; 当射线没有旋转时称为零角. 角是分正角、零角和负角的,实数是分正数、零和负数的,那么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观察课前展示的第二幅动画,回答: 问题6. 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绿色齿轮的旋转运动. 第一次旋转所成的角为, 第二次旋转所成的角为. 两次旋转的角的合成即为. 观察课前展示的第三幅动画,回答: 问题7.用数学语言描述棕色零部件的旋转运动. 第一次旋转所成的角即为 第二次旋转所成的角为 两次旋转的角的合成为 . 观察课前展示的第四幅动画, 回答: 问题8.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滑块,滑轨,横杆所做的运动. 滑块记作点,旋转中心记作点,滑块围绕着中心在做旋转运动;滑轨上任取点,横杆上任取点,滑块 相对于滑轨上点,在做纵向平移运动(上下平移),滑块P相对于横杆上的点,在做横向平移运动(左右平移). 问题9. 如果确定了滑块的横向、纵向的平移量,是否可以确定滑块的旋转量(也就是可以确定点在圆上的位置?)?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可以确定点的位置,这使我们联想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为了在同一参照系下简化角,我们约定: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角的始边落在轴的正半轴,角的终边上的点可以用坐标来表示 象限角:角的终边在第几象限,就把这个角称为第几象限角. 请同学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角,并写出他们所在的象限. 的终边在第一象限,它是第一象限角;的终边在第四象限,它是第四象限角. 问题10. 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角,它的终边的位置是否唯一确定? 那么反之,给定一个终边位置,它对应的角是否唯一确定? 如果不确定,你还能写出哪些角,我们以这个角为例,与终边相同的角,你还能写出哪些呢? 这无数个角具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与终边相同的角构成一个集合,这个集合可以记为 从几何角度看,与终边相同的角,具有怎样的几何特征呢? 当时,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整数圈,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整数圈,当,不做任何旋转. 如何表示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从代数角度分析:终边相同的角的差一定是的整数倍. 从几何角度分析:将角的终边按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旋转整数圈. 当时,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整数圈,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整数圈,当,不做任何旋转. 同时要注意这里的角是可以任意角. | 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初中所学的旋转和角的概念,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养学生能够用数学点的眼光看旋转,用数学语言描述旋转.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了数学问题,根据实际需要,使学生理解角的推广的必要性.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发现问题,进而分析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将初中角的静态定义,用旋转这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进行了推广,培养学生用动态的观点对角有更新的认识,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通过类比实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分析了角的旋转合成即角的加减运算,使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
为了简化角,将角放入直角坐标系内研究,得到了象限角的概念;使学生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加深了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培养了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根据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归纳得到了终边相同的角的特征,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 |
例题 | 例1. 如图,已知角的终边为射线,分别作出角的终边. 分析:将角α的终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终边; 将角α的终边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的终边. 例2.写出与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满足不等式的角写出来. . . 例3.写出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 , . 如何从几何的角度,更加直观的理解集合. 当,将的终边顺时针方向旋转(半圈),终边落在轴的负半轴上,再顺时针旋转半圈,终边落在轴的正半轴上,也可以继续这样的旋转下去,角的终边始终落在轴上. ,的终边不做任何旋转. 练习题:写出终边在第一象限内的角的集合. 我们知道大于且小于的角的终边一定在第一象限,而且如果一个角的终边在第一象限,那么这个角的终边一定与内的某个角的终边相同,因此终边在第一象限内的角的集合. | 加深对角的概念中两个关键要素(旋转方向和旋转的绝对量)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利用图像解题的便捷性. 便于加深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
总结 | 首先我们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了数学问题,根据实际需要,将初中角的静态定义,用旋转这一运动变化的观点进行了推广;再通过类比实数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分析了角的旋转合成即角的加减运算;为了简化角,我们将角放入直角坐标系内研究,得到了象限角的概念;接着,我们根据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归纳得到了终边相同的角的特征.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旋转运动,更好的理解教的概念并加以应用. | 回顾角的概念的推广过程,使学生更好用运动旋转的观点的对角的概念加以理解. |
作业 | 1.分别写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并把集合中满足不等式的元素写出来.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集合 中的元素所表示的角的终边在哪些位置? 3.写出终边在第二、第三、第四象限内的角的集合. | 巩固、复习角的概念,终边相同的角的概念. |
1.高中数学(人教B版)-正弦定理(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1.高中数学(人教B版)-正弦定理(第二课时)教案,共5页。
14高一数学(人教B版)-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1教案: 这是一份14高一数学(人教B版)-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像-1教案,共4页。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