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课内练习,课外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1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对天体运动探索的发展历程;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3、知道万有引力定律;【重点难点】知道万有引力定律;【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教学用具】 课件【教学过程】一、行星的运动1、日心说和地心说(1)地心说:在古代,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了“地心说”:(2)日心说:哥白尼的“日心说”及其重要意义:2、开普勒三大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又叫椭圆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开普勒第三定律(叉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数学表达式为: 其中,R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为公转周期,K是与行星无关的常量。二、万有引力定律。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数学表达式:3、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在数值上等于两个质量都是1kg的物体相距1m时的相互作用力。4、适用条件:(1)适用于两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的计算。(2)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公式中的r就是它们球心之间的距离。5、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及意义:(1)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力。(2)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个物体相互吸引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于两个物体上。万有引力是自然界的一种基本作用力。【课内练习】【例1】对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公式中G为引力常量,它是由实验测得的,而不是人为规定的 B.当r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穷大C. m1与m2受到的引力大小总是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D. m1与m2受到的引力大小总足相等的,而与m1、m2 是否相等无关【例2】引力恒量G的单位是( ) A. N B. C. D.没有单位【例3】试求离地面H高度的重力加速度g′是地面重力加速度度g的多少倍? 【例4】地球绕太阳周期和公转轨道半径分别为T1和R1,已知某行星绕太阳的周期为T2,则该行星绕太阳的公转轨道半径是多少? 【例5】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若从地球上高h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 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高度处,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射程应为多少? 【课外作业】教材P107——(3)、(4)【板书设计】【教学随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3.功率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课外作业,板书设计,教学随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课外作业,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3.万有引力定律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跟踪发散,课外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