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统编版(五四学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1. ( 2分 )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划线字的读音是错误的,把它选出来( )。A. 亡赖(wáng) B. 铺床(pū) C. 茅檐(yán) D. 溪头(xī)2. ( 2分 ) 选一选。 “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句中的“锐”的意思是( )。A. 快或尖,跟“钝”相对 B. 锐气,勇往直前的气势3. ( 2分 ) 下列关于作者及其作品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范成大的田园诗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扩大了陶渊明以来田园诗所表现的内容。 B. 范成大晚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描述了江南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唐代风土人情,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C. 范成大把对农村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封建剥削的揭露结合起来,赋予诗句以更深刻的内容。 D. 范成大通过深入的观察和切身的体验领略了农民勤劳、淳朴的品质和他们生活的苦乐,流露出诗人的同情和共鸣。4. ( 2分 ) 下列短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纤细的低语 浮起红莲 B. 绮丽的晚霞 披上短发
C. 明洁的丝绸 应和鸣响 D. 抖落花瓣 映照蓝天5. ( 2分 ) 《四时田园杂兴》是______诗人______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 A. 南宋 范成大 B. 北宋 范成大6. ( 2分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三月桃花水》一文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竖琴,明镜等,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B. 《三月桃花水》一文是按“总一分”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C. 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水映着朝霞向前流淌的情景。
D. “啊,河流醒来了!”“醒”字写出了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惊喜的心情。7. ( 2分 ) 下列词语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 声音 光茫 铃铛 丝绸 B. 河流 醒来 垂柳 绮丽
C. 低语 麦苗 石块 叮铛 D. 翅傍 裹着 红莲 抖落二、填空题8. ( 3分 ) 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词语。
①老翁和老妇________
②茅屋的屋檐________
③同“无赖”,指顽皮、淘气________ 9. ( 2分 ) 读课文《乡下人家》,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________
③ 即使,若是。 ________ 10. ( 6分 ) 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篱落(________)的小径 (________)的儿童(________)的蝴蝶 (________)的菜花(________)的树11. ( 6分 ) 我是拼音小能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落菜花黄蝶疾走儿童成荫12. ( 6分 )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不破楼兰终不还。 (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________。 (3)观________烽烟,识________好汉,叹________艰难,惜________梦断。 13. ( 8分 ) 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小小的________ 长长的________ 碧绿的________ 风趣的________独特的________ 绿绿的________ 鲜嫩的________ 夏天的________14. ( 6分 ) 先解释划线词,再翻译句子。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篙:________棹:________翻译:________。(2)醉里吴音相媚好 , 白发谁家翁媪? 相媚好:________翁媪:________翻译:________。三、判断题15. ( 6分 ) 三月桃花水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用“一万个小酒窝”来比喻朵朵桃花。 (3)“三月桃花水”的意思是三月的河水像桃花一样美。 16. ( 6分 ) 判断说法的正误。 (1)“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 (2)文中用“一万个小酒窝”来比喻朵朵桃花。 (3)“三月桃花水”的意思是三月的河水像桃花一样美。 四、问答题17. ( 5分 ) 读诗《宿新市徐公店》,理解诗的意境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五、综合题18. ( 12分 ) 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1)第一自然段作者把________比作了铃铛、丝绸,写出了河水________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________的写法,写出了________ (3)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________ 我看见________,我还看见________。19. ( 6分 ) 给划横线的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笛弄晚风三四声。( )
A.笛声逗弄晚风。
B.牧童的笛声在晚风中时续时断,随风飘扬。(2)最喜小儿亡赖。( )
A.放刁撒泼,蛮不讲理。
B.游手好闲。
C.顽皮、淘气。(3)怪生无雨都张伞。( )
A.怪不得。
B.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C.责怪、怪罪两小孩。六、现代文阅读20. ( 7分 ) 课内阅读《乡下人家》。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 , 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xié)的田园风景画。(1)填空。 ________的红霞 ________的微风 ________地吃起来 ________ 的田园风景画(2)“向晚”的“向”的意思是 A.对着
B.将近
C.向来(3)“他们的好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 21. ( 7分 ) 课外阅读。 窗 我最喜欢从窗子里看外面的景物。 四岁时,我家住在哈尔滨的松花江畔。从窗口往外望去,一派江水,茫茫东去。早上雾很大,看不到对岸。中午却异常晴朗,一目了然,连太阳岛都看得清清楚楚。夜晚,坐在窗口看月亮在水里的倒影,倒也十分有趣。沙沙沙,一群鱼儿游过来,水中的玉盘破碎了,一会儿又合拢了。 五岁时,我从武汉坐客轮去重庆。从窗里眺望长江,江面平静得很,像面镜子。远处的龟山和蛇山的轮廓十分清晰,我还看到了黄鹤楼。大小数百只渔船,停在江面上,密密麻麻的,跟煮饺子一样。 六岁时,我又同爸爸坐火车到北京去。我又选择了靠窗子的座位。窗外是辽阔的华北平原。火车疾驰,铁路两边的树木飞快地向后倒退。晚上,火车的轮子唱着欢乐的歌曲。这时欣赏窗外的景色,更是别具风味,远处的灯火就像一朵朵金花、一颗颗金星,点缀着大地,构成一幅神奇的图画。 多少年过去了,但是我仍然喜欢倚着窗子向外看。窗外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透过窗户,我看到了祖国前进的步伐。每年我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窗子已成了我的朋友,我们分不开了。(1)第2自然段是按照 ________ 顺序写的。 (2)“祖国的美景吸引着我,常常引起我的遐想。”作者想到了________。“我每年都坐在窗口迎接春天。”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3)本文表面上看是写________,实质是写透过窗,看到了________美景。 (4)本文和本课课文都是围绕“窗”来写的,本文表达了________。本课课文则表现了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 A 2.【答案】 A 3.【答案】 B 4.【答案】 B 5.【答案】 A 6.【答案】 B 7.【答案】 B 二、填空题8.【答案】翁媪;茅檐;亡赖 9.【答案】照例;倘若 10.【答案】 稀疏;弯曲;可爱;美丽;金黄;挺拔 11.【答案】huā luò;cài huā;huáng dié;jí zǒu;ér tóng;chéng yīn 12.【答案】 (1)黄沙百战穿金甲
(2)学种瓜
(3)三国;梁山;取经;红楼 13.【答案】 房屋;藤;藤;装饰;风光;浓阴;笋;傍晚 14.【答案】 (1)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船桨;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2)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老翁、老妇;是谁在带着醉意操着柔媚 的南方口音在互相说话取笑?原来是一对白发老夫妻 三、判断题15.【答案】 (1)错误
(2)错误
(3)正确 16.【答案】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四、问答题17.【答案】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 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 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五、综合题18.【答案】 (1)三月的桃花水融化;欢快地向前奔腾
(2)拟人;河水映照着朝霞向前流动的情景
(3)①美在有声②美在有色③春水如油,滋润万物,美在有情。
(4)燕子直冲云霄;垂柳吐露新芽;姑娘们野外踏青、村庄升起袅袅炊烟。 19.【答案】 (1)B
(2)C
(3)A 六、现代文阅读20.【答案】 (1)天边;向晚;天高地阔;和谐
(2)B
(3)红霞、微风、鸟儿。 21.【答案】 (1)时间
(2)祖国前进的步伐;我坐在窗前感受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美景
(3)外面的景物;祖国前进的步伐,繁荣富强的
(4)作者对祖国发展的赞美之情;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