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时练(含解析) 试卷 21 次下载
-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时练(含解析) 试卷 20 次下载
-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课时练(含解析) 试卷 18 次下载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时练(含解析) 试卷 17 次下载
-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时练(含解析) 试卷 2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后练习题
展开第11课:元朝的统治
课时练
编辑教师:J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
1.元朝统治的岁月是短暂的,但是这个王朝的历史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进程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元朝时期,由我国中央政府首次实施直接行政管辖的地区包括( )
①西藏 ②海南 ③台湾 ④新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2.观察下图,判断我们家乡阜宁区域当时应属哪一机构管辖( )
A.中书省 B.河南江北行省 C.宣政院 D.江浙行省
3.元朝在彭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相当与今天的:( )
A.云南 B.新疆 C.台湾 D.南海诸岛
4.“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日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材料中描述的制度是( )
A.西周分封制 B.秦朝郡县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元朝行省制
5.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于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位于下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6.历史歌谣传唱历史事件。下列歌谣谣传唱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丞相太尉和御史地方推行郡县制 ②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选人才
③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侯分土地 ④仿效汉制治天下,行省制度传后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7.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宋朝,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吃占城稻米饭 B.随商船出海到达非洲东海岸
C.与负责监督的通判大人一起饮酒 D.看到回族人用纸币购物
8.我国元朝时期“掌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的专门行政机构名为( )
A.枢密院 B.宣政院 C.北庭都元帅府 D.澎湖巡检司
9.下图的正确名称应该是
A.唐朝前期疆域图(669年) B.元朝形势图(l330年)
C.明朝形势图(1433年) D.清朝疆域图(1820年)
10.元朝为管辖辽阔疆域,建立行省制度。根据下面元疆域图(局部)判断,我们的家乡辛集当时属于的辖地应该是 ( )
A.四川行省 B.河南江北行省
C.中书省 D.陕西行省
11.图为元宣政院印。该史料有助于研究元朝( )
A.对外交流 B.边疆管辖 C.行省制度 D.都市生活
二、填空题
12.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制度。在中央,由___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___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___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13.唐朝都城________规模宏伟,布局对称,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元朝都城________规划整齐,东西短、南北长的矩形布局,奠定了今天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14.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__________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15.元代妇女________将棉纺织技术由海南岛传到松江地区;________是现代土耳其国家的创造者,被称为土耳其“国父”。
16.1276年,元军攻入临安,______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等人继续抗元斗争。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三、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播...无积聚而多贫。
——摘编自《史记》
材料二 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城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北宋时期,新的农作物占城稻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江南地区气候适宜,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对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非常有利。江南地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超过北方。
材料三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中国东部平原上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
材料四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于2001年修订完成,东线工程通过江苏省扬州市江都水利枢纽从长江下游干流提水,沿京杭大运河逐级翻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供水区内分布有淮河、海河、黄河流域的25座地市级及其以上城市,据1998年统计,区内人口1.18亿,耕地880万公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方经济逐渐发展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猜猜“京杭大运河”大约是哪一朝代形成的?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二:该朝仿效阿拉伯及罗马帝国的行政体制,首次在中国设立行省,行省制度是自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是中国行政管理制度的一次巨大革命,对后来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指的是什么?该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在位的皇帝是谁?
(2)材料二中的“该朝”指的是哪个朝代?该朝在中央设置的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制度创新和社会进步的内在联系。
19.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二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民兵、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
(2)唐朝还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哪个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了什么制度来面试考生?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哪两个地方官职之间的权力互相制衡?在此基础上宋朝增设了什么官职管理地方财赋?
(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三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举出元朝加强边疆管理的一个例子。
参考答案
1.C
2.D
3.C
4.D
5.D
6.B
7.D
8.B
9.B
10.C
11.B
12.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13.长安 大都
14.大兴安岭
15.黄道婆 凯末尔
16. 南宋 文天祥 1279
17.
(1)经济落后、地广人稀(答出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2)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大量劳动力。(答出一点,意思相近即可)
(3)沟通南北交通,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方便国家管理。(意思相近即可)
(4)元朝
【详解】
(1)根据材料一的“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播...无积聚而多贫。”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汉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是:经济落后、地广人稀。
(2)根据材料二的“三国时期和五代十国时期,北方的情形都是战乱频繁,黄河流城的人民大量南迁到相对安定的南方地区。他们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丰富了南方的劳动力,他们积极投入到南方地区的开发中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南方经济逐渐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生产工具、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3)根据材料三的“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沟通南北交通,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方便国家管理。
(4)根据材料四的“沿京杭大运河逐级翻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推测出“京杭大运河”大约是在元朝时期形成的。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元朝“截弯取直”,修会通河和通惠河以后就成为以大都为中心的新型运河了,它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
18.
(1)科举制。进士科的创立。隋炀帝。
(2)元朝。中书省。
(3)制度创新推动社会选步,有利于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等。(符合题意即可)
【详解】
(1)制度:材料“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是对科举制的描述,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标志及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2)朝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是行省,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机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置的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机构是中书省。
(3)联系: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如二者的关系是制度创新推动社会选步,有利于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等。
19.
(1)三省六部制。
(2)进士科。殿试制度。
(3)知州与通判之间互相牵制;转运使。
(4)行省制;宣政院(或者:澎湖巡检司、北庭都元帅府)。
【详解】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示意图可知,皇帝下面有三省,尚书省包含六部,这就是三省六部制。
(2)
根据所学可知,唐朝还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进士科科目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统治时期,创立了殿试制度。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置诸州通判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这体现出。知州与通判之间互相牵制;增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赋。
(4)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示意图可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三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行省制;元朝加强边疆管理,其中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北庭都元帅府管理西域,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拓展延伸,合作探究,学习心得,自主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后测评,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问答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7课 明朝的灭亡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