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回顾反思,随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已知△ABC≌△A′B′C′,且∠A=48°,∠B=33°,A′B′=5cm,求∠C′的度数与AB的长. 先独立完成演练1,然后再与同伴交流,踊跃上台演示. 解:在△ABC中,∠A+∠B+∠C=180° ∴∠C=180°-(∠A+∠B)=99° ∵△ABC≌△A′B′C′,∠C=∠C′, ∴∠C′=99°, ∴AB=A′B′=5cm. 【评析】表示两个全等三角形时,要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这时解题就很方便.
2.已知:如图所示,在AB、AC上各取一点E、D,使AE=AD,连接BD、CE相交于点O,连接AO,∠1=∠2.求证:∠B=∠C.
根据本题的图形,应考虑去证明三角形全等,由已知条件,可知AD=AE,∠1=∠2,AO是公共边,叫△ADO≌△AEO,则可得到OD=OE,∠AEO=∠ADO,∠EOA=∠DOA,而要证∠B=∠C可以进一步考查△OBE≌△OCD,而由上可知OE=OD,∠BOE=∠COD(对顶角),∠BEO=∠CDO(等角的补角相等),则可证得OBF≌△OCD,事实上,得到∠AEO=∠AOD之后,又有∠BOE=∠COD,由外角的关系,可得出∠B=∠C,这样更进一步简化了思路.
【点评】在分析一道题目的条件时,尽量把条件分析透,如上题当证明△ADO≌△AEO之后,可以得到OD=OE,∠AEO=∠ADO,∠EOA=∠DOA,这些结论虽然在进一步证明中并不一定都用到,但在分析时对图形中的等量及大小关系有了正确认识,有利于进一步思考.
证明 在△AEO与△ADO中, AE=AD,∠2=∠1,AO=AO, ∴△AEO≌△ADO(SAS),∴∠AEO=∠ADO. 又∵∠AEO=∠EOB+∠B,∠AOD=∠DOC+∠C. 又∵∠EOB=∠DOC(对应角),∴∠B=∠C.
3.如图,已知∠BAC=∠DAE,∠ABD=∠ACE,BD=CE.求证:AD=AE. 【思路点拨】欲证相等的两条线段AD、AE分别在△ABD和△ACE中,由于BD=CE,∠ABD=∠ACE,因此要证明△ABD≌△ACE,则需证明∠BAD=∠CAE,这由已知条件∠BAC=∠DAE容易得到. 证明:∵∠BAC=∠DAE 在△ABD和△ACE中, ∵BD=CE,∠ABD=∠ACE,∠BAD=∠CAE, ∴△ABD≌△ACE(AAS), ∴AD=AE.
1.如图,点E在AB上,AC=AD,∠CAB=∠DAB,△ACE与△ADE全等吗?△ACB与△ADB呢?请说明理由答案:△ACE≌△ADE,△ACB≌△ADB,根据“SAS”.
2.如图,仪器ABCD可以用来平分一个角,其中AB=AD,BC=DC,将仪器上的点A与∠PRQ的顶点R重合,调整AB和AD,使它们落在角的两边上,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PRQ的平分线,你能说明其中道理吗?小明的思考过程如下: →△ABC≌△ADC→∠QRE=∠PRE你能说出每一步的理由吗?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前温故,新课早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图片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SSS,边边边,△ACE,△ADB≌△ADC,BCED,△ACD,∴∠B=∠C,∵AFCE,∴AECF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备课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前温故,新课早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