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3课时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书第79~80页例3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会解决一些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问题。
2.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题意的方法,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解决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问题。
难点:理解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林阳小学去年有24个班级,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
提问:“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考后回答:意思是今年增加的班级数占去年的1/6。
追问:如何解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回答出:这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因此只要求出“24的1/6是多少”即可。
2.引入:林阳小学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分析比较。
引导:请同学们观察、比较,看一看例3与导入时的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观察、分析后,得出:例3与复习题的条件相同,但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2)理解关键句。
①想一想:例3中的“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与复习题中的“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的意思一样吗?
学生通过分析,得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都表示今年增加的班级数占去年班级数的1/6。
②质疑:在计算时,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教师明确:把去年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
2.画线段图。
(1)让学生画出表示今年班级数的线段图,并在图中标出问题。
①学生独立用直尺画线段图。②小组展示自己绘制的线段图。
③教师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绘制的线段图,并请绘图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方法及思路。
(2)看图分析数量关系。
①小组合作,分析数量关系,互相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②小组选派代表汇报。
学生汇报预测:
生1:今年比去年增加的班级数是24的1/6,可以先算今年增加的班级数。
生2:今年的班级数=去年的班级数+增加的班级数,所以先算出增加的班级数,再加上去年的班级数,就是今年的班级数。
生3:把去年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今年的班级数占去年的1+1/6=7/6,因此算出24的7/6,就是今年的班级数。
……
3.列式解答并检验。
(1)要求根据前面的分析,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
学生自主列式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
指名几位用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汇报,并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解题过程。
解法一:24+24×1/6=24+4=28(个)
解法二:24×(1+1/6)=24×7/6=28(个)
(3)检验计算结果。
请同学们根据上节课学习的检验方法,自主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检验,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
4.反思小结。
引导: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类型的应用题的解法,你觉得应该怎样解答这类应用题?
(1)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解法。
(2)全班汇报后,教师小结:解决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时,可以先算出多(或少)的几分之几的具体数量,再用单位“1”的量加上(或减去)多(或少)的量;也可以用单位“1”的量乘单位“1”加(或减)多(或少)的几分之几后的分数。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互相说一说可以怎样想。
(2)学生画出线段图,理解题意,再独立解答。
(3)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三第16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画出线段图,列出算式,解答问题。
(3)反馈汇报。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解法一:24+24×16=24+4=28(个) 先算出今年增加的16是几个班
解法二:24×(1+16)=24×76=28(个) 先算出今年的班级数占去年的几分之几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是多少”类型的问题。为了突破这个重点,尝试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初步感知。根据题目意思,分析数据,理解题意。第二步,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画线段图法不仅能将题中蕴含的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地表达出来,而且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更快、更准确地理解了题意,并借助线段图探索发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第三步,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在前面两步的基础上,学生很顺利地完成本步的教学任务。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时间限制,没有对问题进行迁移拓展,这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应加以完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拓学展异,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二 分数乘法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查异,初学适异,研学导异,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