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调研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0-2021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附教师版答案详细解析)
一、基础(24分)
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范仲淹《岳阳楼》)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的句子是 , 。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
(5)请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默写完整。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
, 。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唐宗宋祖,稍逊 fēng sāo 。
(2)一个强盗jié luè 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3)有一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 fù yōng fēng yǎ ,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4)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zì cán xíng huì 。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河与长江犹如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华夏儿女。
B.我爬上梯子,让自己一头栽在床上,希望睡意能驱除我的胡思乱想。
C.艾菲尔铁塔名声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为人知。
D.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很喜欢和他聊天。
4.(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媒体报道,今年前四个月,全省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不守交规、超速行驶是主因。(删除“引发的”)
B.我国宽带使用费普遍偏高,工信部门将加大宽带降费提速专项行动的力度,近日颇受人们关注。(在“力度”后加上“的消息”)
C.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在“实施”前加上“学校”)
D.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原因是中国日益强大,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中美贸易严重失衡造成的。(删去“原因”或“造成的”)
5.(4分)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表演形式,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俗称“开桩”,然后,由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有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广东醒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把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副以“醒狮”为主题的对联。
想,一代豪杰,奋发,看,醒狮,梦,千古英雄,欲,壮志,雄起。
二、阅读(46分)
6.(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独往湖心亭看雪/天下独绝
B.湖中人鸟声俱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上下一白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作者为何要以舟子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7.(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李允则守雄州①
沈括
李允则守雄州。北门外民居极多,城中地窄,欲展北城,而以辽人通好②,恐其生事。门外旧有东岳行宫,允则以银为大香炉,陈于庙中,故不设备。一日,银炉为盗所攘③,乃大出募赏,所在张榜,捕贼甚息。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④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不逾旬而就,虏人亦不怪之,则今雄州北关城是也。
大都军中许谋,未必皆奇策,但当时偶能欺敌,而成奇功。时人有语云:“用得着,敌人休;用不着,自家羞,”斯言诚然。
【注释】①雄州,今河北雄县。②以辽人通好;当时雄州接近北方边境,北临辽国,其时宋与辽交好,边境无事。③攘:窃取。④课夫:征集民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于庙中,故不设备
(详尽)
B.银炉为盗所攘
(被)
C.不逾旬而就
(超过)
D.自家羞
(蒙羞)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
(3)文中说李允“成奇功”,这里的“奇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他能成此“奇功”?
8.(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修炼“挫商”
佚名
①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常常充满着挫折与失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修炼挫商。
②挫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承受能力越强,挫商也就越高。
③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无论才华何等了得,生活总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意外,没有谁的人生旅程一帆风顺。
④未经历小路的坎坷泥泞,哪能体会到阳光大道的平坦通畅?未经历风雪交加的困苦,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温馨?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煎熬,怎能体会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
⑤当你的道路充满荆棘却不退缩,当你一次次跌倒后依然顽强地站起来,当你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却没有心灰意冷,你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你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
⑥自古以来,多少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而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⑦司马迁,身受酷刑,用十余年时间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贝多芬,两耳失聪,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董明珠,经历丧夫之痛却没有被击倒,让“格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品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炼就的高挫商。
⑧那么,我们怎样修炼挫商呢?首先,面对挫折,改变消极心态,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同的是,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胜利的前奏,始终保持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的心态,最终取得胜利。
⑨其次,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激励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眼前得失,不断敏励自己: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二是知足法﹣﹣在挫折面前,降低要求,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三是补偿法﹣﹣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是灰心气馁,而是化苦痛为力量,发奋图强,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
⑩没有惊涛骇浪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没有风沙蔽目的沙漠,绝不是真正的沙漠;没有一波三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敢于面对挫折,勇于迎接挑战,不断修炼挫商,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1)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首先提出 ① 的中心论点;接着讲道理、摆事实,论证 ② :然后论述了 ③ ;最后总结全篇,首尾呼应。
(2)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失败与挫折,能考验我们的挫商,挫商越低,承受能力越弱。
B.第⑦段分别选用了文学界、音乐界、商界的名人事例,论证修炼挫商的作用,很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C.真正的生活,是会有一波三折的,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修炼挫商。
D.张浩没有达到班级前三名的目标,他这样安慰自己:成绩排名没有那么重要,我已经收获了知识。这是运用了“激励法”。
(3)作者认为为什么要修炼挫商?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9.(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跟着父亲去直播
赵立新
①父亲是个农民,这几年,他摇身一变,成了“搞野界”的“网红”,每天在老家的河沟中,滩涂里,潭穴处等地,网上直播网鱼捕虾,捞抓水中的野味。由于直播内容精彩,关注他的“粉丝”多达10万,引来不少商家投放广告,此外,直播时还有“粉丝”给他“打赏”。
②成绩不太好的我,想到父亲风光精彩的直播生活,厌学的情绪便在脑里蔓延。我想,读书能有什么用呢?又苦又累的,父亲没上过什么学,不照样在网上有很高的人气嘛,直播的收入也很可观,我也和他一样,当个轻轻松松,边玩边赚钱的搞野“网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他迟疑了一会儿,欲言又止,最后淡淡说了句,等你把这学年读完了再说吧。我暗喜,觉得退学有戏!
③很快,寒假到了,一天,父亲带着我去直播收渔网,他穿着防水裤,站在齐腰深的潭水中,一边小心地挪步,一边收着网,网中不断有鱼出现,直播间里一片热闹。
④但收到一半时,父亲发现有一段网被拖走了,卡在深潭底下的石头缝中,拉不上来,“下面一定有‘大货’(指体型大的鱼类),把网都拖拽走了,快拉上来看看!”直播间有粉丝说道,“对,快下去把网拉上来!”附和的粉丝越来越多,父亲迅速脱去防水裤,一个猛子扎入潭底,速度快得出乎我意料,他在水底忙了好一会儿,然后浮出来,换口气后,又潜了下去……尝试好几次后,网终于被取上来了,网内果然有一条大鲤鱼,直播间一片欢呼。
⑤直播一结束,父亲便浑身发抖,冷得直打颤,全身湿透的他赶紧骑上电动车。带着我飞速地朝家赶。路上,他的冷颤打得更厉害了,车带起的寒风,正毫不留情吹着他。
⑥“这么冷的天,您怎么敢潜入水底?”回到家后,我问父亲。“如果我不下去,粉丝们就会很失望,为了不掉粉,再冷,我都得下去!”
⑦父亲若有所指地说,“直播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轻松,‘网红’更不好当。”
⑧五一“劳动节”假期的第一晚,父亲又让我跟他去河沟里直播捕鱼,他用一根竹竿,在水草丛里轮番用力击打,里面的鱼虾便会被震晕,纷纷浮出水面,便可趁机将它们捞抓上来。因为灯光的吸引,蚊虫纷纷围拢了过来,然后叮咬我,让我的皮肤奇痒无比,我只能费劲地驱赶它们,并祈祷能早点结束直播,好回去,但父亲却不愿早归。
⑨好不容易熬到直播结束,父亲上岸后,我才发现他的大腿、手臂、脖子上,全是被蚊虫咬肿起来的包块,“水草丛里,蚊虫很多,被叮咬是常事,只能忍着。”父亲毫不在乎地说。
⑩接下来的几天,父亲带我在滩涂上放地笼,在骄阳下钓鱼,在黑泥塘里摸鳖……开始我觉得有趣,后来就烦了,感觉又累又苦!
⑪期间,父亲还告诉我,有一次他划船,在溶洞里的暗流中钓甲鱼,直播时,外面突然下起暴雨,可他全然不知,暴雨很快引发山洪,洪水疯狂地涌入溶洞中,导致洞内水面猛涨,船也被冲走了,眼看着溶洞就要被淹没,好在,他水性好,体力充沛,拼命地在激流中游呀游,最后才死里逃生。
⑫我问他,你为何要去危险的溶洞里搞野呢?父亲说,现在直播竞争压力大,又有不断创新,甚至要冒险做些奇特的新花样,才能不被淘汰。
⑬假期结束,我要回学校了,临别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任何行业的成功者,都有着别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和不易,我也只是个短暂的小‘网红’,不是真的红,那些拥有渊博知识和真本领,对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人,才是真的永久‘网红’!爸爸希望有一天,你能成为那样的人!”
⑭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退学的念头突然不见了,我决心先要成为学习上的“网红”。
(1)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情节并概括情感变化。
文章情节
“我”的情感
①
厌学情绪蔓延
想象父亲一样直播,父亲没有直接否决
②
③
开始觉得有趣,后来烦了,感觉又累又苦
父亲语重心长启发“我”
④
(2)分析第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成绩不太好的我,想到父亲风光精彩的直播生活,厌学的情绪便在脑里蔓延。
②他迟疑了一会儿,欲言又止,最后淡淡说了句,等你把这学年读完了再说吧。
(4)文章以“跟着父亲去直播”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三、作文(50分)
10.(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4)不少于600字。
四、附加题(10分)
11.(10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要到哪儿去呢?
……
(选自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诗中描绘了在大雪纷扬的背景下,由农夫、 、 构成的三个生动形象、现实感人的画面。
(2)请概括诗中出现的意象“土地”独特的内涵。
(3)请联系《艾青诗选》,简要分析艾青两个创作高峰诗歌的特点并列举相关的作品。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九年级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24分)
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
(2)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比喻诗人仕途道路受到阻塞,济世安民的理想无法实现的句子是 欲渡黄河冰塞川 , 将登太行雪满山 。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5)请把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默写完整。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 , 枳花明驿墙 。
因思杜陵梦 , 凫雁满回塘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雪拥蓝关马不前 (重点字:蓝)
(3)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重点字:欲)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重点字:婵)
(5)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重点字:槲、凫)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唐宗宋祖,稍逊 fēng sāo 风骚 。
(2)一个强盗jié luè 劫掠 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
(3)有一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 fù yōng fēng yǎ 附庸风雅 ,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4)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zì cán xíng huì 自惭形秽 。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重点词要准确辨别读音,并能结合语境使用恰当。
【解答】(1)风骚
(2)劫掠
(3)附庸风雅
(4)自惭形秽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河与长江犹如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华夏儿女。
B.我爬上梯子,让自己一头栽在床上,希望睡意能驱除我的胡思乱想。
C.艾菲尔铁塔名声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而这座高塔的设计者古斯塔夫•埃菲尔本人却鲜为人知。
D.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很喜欢和他聊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ABC.使用正确;
D.使用有误,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该成语是贬义词,用于此处不恰当。
故选:D。
4.(3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据媒体报道,今年前四个月,全省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不守交规、超速行驶是主因。(删除“引发的”)
B.我国宽带使用费普遍偏高,工信部门将加大宽带降费提速专项行动的力度,近日颇受人们关注。(在“力度”后加上“的消息”)
C.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水平。(在“实施”前加上“学校”)
D.特朗普挑起中美贸易战,原因是中国日益强大,有望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中美贸易严重失衡造成的。(删去“原因”或“造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培养”“水平”搭配不当,应该把“培养”改为“提高”。
故选:C。
5.(4分)阅读材料按要求作答。
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表演形式,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俗称“开桩”,然后,由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有起、承、转、合等过程,具有戏剧性和故事性,采青历经变化,派生出多种套路,广泛流传,广东醒狮已成为全国知名的民间舞品牌,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把下面的词语组成一副以“醒狮”为主题的对联。
想,一代豪杰,奋发,看,醒狮,梦,千古英雄,欲,壮志,雄起。
【分析】(1)本题考查概括材料的能力,忠实于原文高于原文的内容,概括出醒狮是一种民俗文化,目前流传海内外华人社区,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和意义。这样连成一段话就可以了。
(2)本题考查对联知识。对联要求“仄起平落”,因此“醒狮雄起”应放在上联末尾,“壮志奋发”应放在下联末尾。再将其余词语以两两对应的要求进行安排,得出:梦千古英雄看醒狮雄起,想一代豪杰欲壮志奋发。
【解答】答案:
(1)醒狮是融合了武术、音乐等的传统民间舞,在海内外华人中广泛流传。
(2)梦千古英雄看醒狮雄起,想一代豪杰欲壮志奋发。
二、阅读(46分)
6.(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独往湖心亭看雪/天下独绝
B.湖中人鸟声俱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有痴似相公者
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上下一白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作者为何要以舟子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
【分析】【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附近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着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着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独:独自/独:独特;
B.绝:消失/绝:隔绝;
C.更:还/更:还;
D.白:酒杯/白:白色。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一,全。句意:(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②重点词:莫,不要。更,还。句意: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尾的赏析能力。首先表明观点,然后说出原因。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但“痴”字又是对作者最确切的评价。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的赞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答案:
(1)C
(2)①(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从上至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呢!
(3)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只“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7.(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李允则守雄州①
沈括
李允则守雄州。北门外民居极多,城中地窄,欲展北城,而以辽人通好②,恐其生事。门外旧有东岳行宫,允则以银为大香炉,陈于庙中,故不设备。一日,银炉为盗所攘③,乃大出募赏,所在张榜,捕贼甚息。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④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不逾旬而就,虏人亦不怪之,则今雄州北关城是也。
大都军中许谋,未必皆奇策,但当时偶能欺敌,而成奇功。时人有语云:“用得着,敌人休;用不着,自家羞,”斯言诚然。
【注释】①雄州,今河北雄县。②以辽人通好;当时雄州接近北方边境,北临辽国,其时宋与辽交好,边境无事。③攘:窃取。④课夫:征集民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陈于庙中,故不设备
(详尽)
B.银炉为盗所攘
(被)
C.不逾旬而就
(超过)
D.自家羞
(蒙羞)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
(3)文中说李允“成奇功”,这里的“奇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他能成此“奇功”?
【分析】译文:
李允则镇守雄州时,北门外居民住宅非常多,城里地面狭窄,他想向北扩展城墙,却因为与辽国发展友好关系,而担心辽人生出事来。北门外原来有一座东岳行宫庙,李允则用银子做成一个大香炉,(把银香炉)摆放在庙里,故意不设置防备。有一天,银香炉被盗贼偷走,他就高价悬赏,四处张榜,捉拿盗贼很紧迫。过了很久也没有抓到盗贼,(他)就放出口风说庙里多次遭到偷抢,征集民工修筑一道城墙把庙围起来,其实是扩展北边的城墙,不到十天城墙修筑完成,辽国人也不感到奇怪。这就是现在雄州的北关城。
大体上说来,军事上的机谋,未必都是奇异的策略,只要当时偶尔能够骗过敌人,就能成为奇功。当时的人有这样的说法:“(计谋)用得着,敌人失败;(计谋)用不着,自己蒙羞。”这话说得确实是对的。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有误,句意为:摆放在庙里,故意不设置防备。备:防备。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可根据句意进行断句。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过了很久也没有抓到盗贼,(他)就放出口风说庙里多次遭到偷抢,征集民工修筑一道城墙把庙围起来,其实是扩展北边的城墙,因此断句为: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由“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不逾旬而就,虏人亦不怪之”,可以看出奇功是指李允通过欺骗辽人而实现了“展北城”的目的。他用庙中屡遭寇要防盗贼为借口,而借此在城外筑墙围之,从而扩展了北城。
答案:
(1)A
(2)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
(3)“奇功”是指李允通过欺骗辽人而实现了“展北城”的目的。他用庙中屡遭寇要防盗贼为借口,而借此在城外筑墙围之,从而扩展了北城。
8.(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修炼“挫商”
佚名
①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崎岖之路,常常充满着挫折与失败。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修炼挫商。
②挫商,即承受挫折的能力。承受能力越强,挫商也就越高。
③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无论才华何等了得,生活总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意外,没有谁的人生旅程一帆风顺。
④未经历小路的坎坷泥泞,哪能体会到阳光大道的平坦通畅?未经历风雪交加的困苦,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温馨?未经历挫折和磨难的煎熬,怎能体会到成功和胜利的喜悦?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
⑤当你的道路充满荆棘却不退缩,当你一次次跌倒后依然顽强地站起来,当你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却没有心灰意冷,你会迎来胜利的曙光,你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
⑥自古以来,多少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而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⑦司马迁,身受酷刑,用十余年时间写出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贝多芬,两耳失聪,却“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谱写出气势磅礴的《命运交响曲》;董明珠,经历丧夫之痛却没有被击倒,让“格力”成为享誉国内外的大品牌,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炼就的高挫商。
⑧那么,我们怎样修炼挫商呢?首先,面对挫折,改变消极心态,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不同的是,有的人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而有的人把它当作一种胜利的前奏,始终保持永不言败,乐观向上的心态,最终取得胜利。
⑨其次,掌握正确的方法,一是激励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眼前得失,不断敏励自己: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二是知足法﹣﹣在挫折面前,降低要求,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三是补偿法﹣﹣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是灰心气馁,而是化苦痛为力量,发奋图强,以另一个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
⑩没有惊涛骇浪的海洋,绝不是真正的海洋;没有风沙蔽目的沙漠,绝不是真正的沙漠;没有一波三折的生活,也绝不是真正的生活,只有敢于面对挫折,勇于迎接挑战,不断修炼挫商,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1)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首先提出 ① 我们应该修炼挫商 的中心论点;接着讲道理、摆事实,论证 ② 我们为什么要修炼挫商 :然后论述了 ③ 怎样修炼挫商 ;最后总结全篇,首尾呼应。
(2)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D
A.失败与挫折,能考验我们的挫商,挫商越低,承受能力越弱。
B.第⑦段分别选用了文学界、音乐界、商界的名人事例,论证修炼挫商的作用,很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C.真正的生活,是会有一波三折的,我们要敢于面对挫折,修炼挫商。
D.张浩没有达到班级前三名的目标,他这样安慰自己:成绩排名没有那么重要,我已经收获了知识。这是运用了“激励法”。
(3)作者认为为什么要修炼挫商?请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本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首先提出了“我们要修炼挫商”的中心论点;接着讲道理、摆事实,论证了为什么修炼挫商,然后又论述了修炼挫商的方法;最后总结全篇,首尾呼应。
【解答】(1)本题考查论证思路。一般先根据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总结等划分文章层次,然后用衔接语衔接表达。①处结合第一段“面对人生的挫折与失败,我们应该修炼挫商”可知,文章第一段直接提出了中心论点:要修炼挫商。②处结合第三段到第七段内容论述了修炼挫商的好处;③处结合第八段“那么,我们怎样修炼挫商呢”可知,文章第八段九段论述修炼挫商的方法(怎样修炼挫商)。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解答此题需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ABC.正确。
D.有误,结合第九段“一是激励法﹣﹣遇到挫折时,尽量少考虑眼前得失,不断激励自己:美好的未来就在前方。二是知足法﹣﹣在挫折面前,降低要求,满足已经达到的目标,对一时难以做到的事情不奢望、不强求”可知,张浩没有达到班级前三名的目标,他这样安慰自己:成绩排名没有那么重要,我已经收获了知识。这是运用了“知足法”,不是“激励法”。
故选:D。
(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文章第三到第七段讲道理、摆事实,论证为什么要修炼挫商。结合第三段“无论条件多么优越,无论才华何等了得,生活总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意外,没有谁的人生旅程一帆风顺”可知,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困难、意外,那么修炼挫商必不可少,故修炼挫商原因一:人生常常充满挫折与失败(没有谁的人生旅程一帆风顺)。结合第四段“挫折和磨难,能拓展生命的宽度”可知,第四段指出了修炼挫商的好处,故可概括修炼挫商原因二:挫折和磨难能够拓展生命的宽度。结合第五到第七段“自古以来,多少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从而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等句子可知,因为修炼了挫商,面对了挫折和磨难,人生会更辉煌,故可概括修炼挫商原因三:经受住挫折后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会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答案:
(1)要修炼挫商;为什么修炼挫商;修炼挫商的方法(怎样修炼挫商)
(2)D
(3)人生常常充满挫折与失败(没有谁的人生旅程一帆风顺);挫折和磨难能够拓展生命的宽度;经受住挫折后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与幸福(面对挫折不屈不挠,会让人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9.(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跟着父亲去直播
赵立新
①父亲是个农民,这几年,他摇身一变,成了“搞野界”的“网红”,每天在老家的河沟中,滩涂里,潭穴处等地,网上直播网鱼捕虾,捞抓水中的野味。由于直播内容精彩,关注他的“粉丝”多达10万,引来不少商家投放广告,此外,直播时还有“粉丝”给他“打赏”。
②成绩不太好的我,想到父亲风光精彩的直播生活,厌学的情绪便在脑里蔓延。我想,读书能有什么用呢?又苦又累的,父亲没上过什么学,不照样在网上有很高的人气嘛,直播的收入也很可观,我也和他一样,当个轻轻松松,边玩边赚钱的搞野“网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父亲,他迟疑了一会儿,欲言又止,最后淡淡说了句,等你把这学年读完了再说吧。我暗喜,觉得退学有戏!
③很快,寒假到了,一天,父亲带着我去直播收渔网,他穿着防水裤,站在齐腰深的潭水中,一边小心地挪步,一边收着网,网中不断有鱼出现,直播间里一片热闹。
④但收到一半时,父亲发现有一段网被拖走了,卡在深潭底下的石头缝中,拉不上来,“下面一定有‘大货’(指体型大的鱼类),把网都拖拽走了,快拉上来看看!”直播间有粉丝说道,“对,快下去把网拉上来!”附和的粉丝越来越多,父亲迅速脱去防水裤,一个猛子扎入潭底,速度快得出乎我意料,他在水底忙了好一会儿,然后浮出来,换口气后,又潜了下去……尝试好几次后,网终于被取上来了,网内果然有一条大鲤鱼,直播间一片欢呼。
⑤直播一结束,父亲便浑身发抖,冷得直打颤,全身湿透的他赶紧骑上电动车。带着我飞速地朝家赶。路上,他的冷颤打得更厉害了,车带起的寒风,正毫不留情吹着他。
⑥“这么冷的天,您怎么敢潜入水底?”回到家后,我问父亲。“如果我不下去,粉丝们就会很失望,为了不掉粉,再冷,我都得下去!”
⑦父亲若有所指地说,“直播不是你想象的那么轻松,‘网红’更不好当。”
⑧五一“劳动节”假期的第一晚,父亲又让我跟他去河沟里直播捕鱼,他用一根竹竿,在水草丛里轮番用力击打,里面的鱼虾便会被震晕,纷纷浮出水面,便可趁机将它们捞抓上来。因为灯光的吸引,蚊虫纷纷围拢了过来,然后叮咬我,让我的皮肤奇痒无比,我只能费劲地驱赶它们,并祈祷能早点结束直播,好回去,但父亲却不愿早归。
⑨好不容易熬到直播结束,父亲上岸后,我才发现他的大腿、手臂、脖子上,全是被蚊虫咬肿起来的包块,“水草丛里,蚊虫很多,被叮咬是常事,只能忍着。”父亲毫不在乎地说。
⑩接下来的几天,父亲带我在滩涂上放地笼,在骄阳下钓鱼,在黑泥塘里摸鳖……开始我觉得有趣,后来就烦了,感觉又累又苦!
⑪期间,父亲还告诉我,有一次他划船,在溶洞里的暗流中钓甲鱼,直播时,外面突然下起暴雨,可他全然不知,暴雨很快引发山洪,洪水疯狂地涌入溶洞中,导致洞内水面猛涨,船也被冲走了,眼看着溶洞就要被淹没,好在,他水性好,体力充沛,拼命地在激流中游呀游,最后才死里逃生。
⑫我问他,你为何要去危险的溶洞里搞野呢?父亲说,现在直播竞争压力大,又有不断创新,甚至要冒险做些奇特的新花样,才能不被淘汰。
⑬假期结束,我要回学校了,临别时,父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任何行业的成功者,都有着别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和不易,我也只是个短暂的小‘网红’,不是真的红,那些拥有渊博知识和真本领,对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人,才是真的永久‘网红’!爸爸希望有一天,你能成为那样的人!”
⑭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退学的念头突然不见了,我决心先要成为学习上的“网红”。
(1)从“我”的角度梳理文章情节并概括情感变化。
文章情节
“我”的情感
① 看父亲靠直播成为“网红”
厌学情绪蔓延
想象父亲一样直播,父亲没有直接否决
② 暗喜,觉得退学有戏
③ 跟着父亲去直播
开始觉得有趣,后来烦了,感觉又累又苦
父亲语重心长启发“我”
④ 醒悟,决心成为学习上的“网红”
(2)分析第②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成绩不太好的我,想到父亲风光精彩的直播生活,厌学的情绪便在脑里蔓延。
②他迟疑了一会儿,欲言又止,最后淡淡说了句,等你把这学年读完了再说吧。
(4)文章以“跟着父亲去直播”为题目,有什么妙处?
【分析】文章记叙了“我”想退学做父亲一样的“网红”,在跟随父亲做直播时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决心成为学习上的“网红”。本文按时间顺序叙事,层次清晰。文中的父亲坚韧刚强、吃苦耐劳、善于教育孩子,形象鲜明。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提炼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先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再抓住关键词句,从“我”的角度进行概括。“成绩不太好的我,想到父亲风光精彩的直播生活,厌学的情绪便在脑里蔓延”,可知第一个空应填:看父亲靠直播成为“网红”。父亲答应“我”把这学年读完再说退学做直播的事后“我暗喜,觉得退学有戏”,可直接提炼出第二个空的答案:暗喜,觉得退学有戏。“父亲带着我去直播收渔网”“父亲又让我跟他去河沟里直播捕鱼”“父亲带我在滩涂上放地笼,在骄阳下钓鱼,在黑泥塘里摸鳖”,将以上信息进行概括,可得出第三个空的答案:跟着父亲去直播。听了父亲语重心长的话,“我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退学的念头突然不见了,我决心先要成为学习上的‘网红’”,可概括出第四个空的答案:醒悟,决心成为学习上的“网红”。
(2)本题考查文段的作用。解答此题,要考虑文段在文中的位置,再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第②段在文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想到父亲风光精彩的直播生活”承接上文父亲靠直播成为“网红”,引出下文“我”在假期里跟着父亲去做直播的内容。“他迟疑了一会儿,欲言又止”写出父亲决定让“我”体验直播的艰辛和不易,为父亲启发教育“我”埋下伏笔,也表现出父亲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3)本题考查品析语言。解答此题,要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表达作用。
①“蔓延”是“象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的意思,在这里指“我”厌学的情绪挥之不去。这里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我”厌学的情绪比作蔓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厌学情绪之强烈。
②“迟疑”是“犹豫;拿不定主意”的意思,在这里写父亲听了“我”的想法后有些犹豫。父亲担心直接否决“我”,“我”肯定不服气。“迟疑”表现出父亲不愿“我”退学又不便直说的情态。
(4)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文章开头写父亲“网上直播网鱼捕虾”等成为“网红”,“父亲带着我去直播收渔网”“直播一结束”“父亲又让我跟他去河沟里直播捕鱼”“现在直播竞争压力大”,可见题目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讲述父亲通过带“我”做直播让“我”明白“任何行业的成功者,都有着别人想象不到的困难和不易”“那些拥有渊博知识和真木领,对社会做出有益贡献的人,才是真的水久‘网红’”,题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同时题目新颖别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1)看父亲靠直播成为“网红”暗喜,觉得退学有戏 跟着父亲去直播 醒悟,决心成为学习上的“网红”
(2)第②段在文章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父亲靠直播成为“网红”,引出下文“我”在假期里跟着父亲去做直播的内容,为父亲启发教育“我”埋下伏笔,也表现出父亲善于教育孩子。
(3)①蔓延:象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在这里指“我”厌学的情绪挥之不去。这里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我”厌学的情绪比作可见可感的蔓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厌学情绪之强烈。
②迟疑:犹豫;拿不定主意。在这里写出父亲不愿“我”退学又不便直说而内心犹豫的情态,表现出父亲心思细腻。
(4)文章讲述父亲通过带“我”做直播教育“我”的事,题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文章以“跟着父亲去直播”为线索组织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题目新颖别致,吸引读者。
三、作文(50分)
10.(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嗨,别沮丧啊!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
请以“不期而遇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4)不少于600字。
【分析】【审题立意】全命题题型写作的关键在于辨明题目关键词的特定所指。“不期而遇的温暖”是个偏正短语,原本只需结合导语材料吃透限定词“不期而遇”即可,但因为中心词“温暖”采用“移觉”的修辞,需要化虚为实,因此,要结合导语同时吃透两者的具体所指。
【文体选择】这个题目涉及的题材贴近考生成长经历,按说,容易上手,个个学生有话可说。但要写出个性和创意,难点不在于立意,而在于取材的独到、精当以及剪裁详略的把控上。文体的选用上,虽说文体不限,但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最适当的应该是记叙性文体。不论采用什么文体,力求文体特征鲜明,例如写记叙文,要有“六要素”意识,要重点写清“不期而遇的温暖”是有关什么的事?涉及哪些人?事情的起因是什么?发生的地点(场景气氛)?具体的过程怎样?至于事情的结果其实就是主人公体验到被关爱赏识的雨露时“温暖”的感受,这个感受要写生动,要突出心智层面。最后,最重要的是要在叙事的基础上面向成长抒发人生感悟,用以升华主题。
【取材指导】取材要有个性,需要考生独辟蹊径,要开阔一些,可以从“自然、社会、人生”三个大的维度立体取材,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其实也能给我们“温暖”的,当然更多的是心灵及思想品质的启迪…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体验的生活片段去写作,力求突出“温暖”的来历及体验,面向成长抒发人生感悟。就如课文《蝉》《紫藤萝瀑布》《阿长与<山海经>》《走一步再走一步》《藤野先生》其实都是作者“不期而遇的温暖”。
【解答】【例文】
不期而遇的温暖
这算是做兼职的第一天,第一次知道发传单也是一件很难得事情,一直以来发传单在我眼里就是一件易事,之前在学校扫楼过,把传单发放到各个宿舍,虽然楼梯爬的累了点,但不会受到轻视,白眼,各种无奈。
钱总不是好赚的,那个火车站边上的小区,一片连成区的菜市场,这里聚集了大量外来打工者,只有早晚的人流量大,其余时候这里就像城市里的乡村,一个钢铁森林铸成的偏远地区。那里的一切让我想到了建阳,想到了麻沙,想到新闻报道里那些在北京上班住在河北里的那些人。只是这里的交通不像北京那样,是一场战争,这里只是交通比较拥挤,这里的菜市场买菜方便,像麻沙一样早上人流量大,早晨的小区和麻沙赶集时一样热闹,可是他的格局却像建阳。繁华的背后总要些什么来支撑。
第一天发传单碰壁的时候总是很多,还好心理承受能力好不错,明天还可以继续发,发一天的传单,很累,但对我来说最难得就是要找他们留号码,没有太多的人愿意留,或者说是基本上没人愿意留。第一个号码是一个奶奶辈我留的,奶奶很和蔼。
这一天一共留下了5个号码,剩下的拿了自己的号码和同学的号码去充数,明天应该还是这样吧。第二个号码是从另一个奶奶那里求来的,死皮赖脸了一会,第三四个是两个卖枇杷的男生给的,很爽快,不知道怎么称呼他们,只能用男生。最后一个号码是摩的叔叔给的,他说看我们发了很久的传单很辛苦,他说,我不抽奖,就是给你们留一个号码。在我最失落的时候不期而遇的帮助,即使在酷日下也依旧温暖。
这个世界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给予一份意想不到的帮助,总有些不期而遇的温暖让你感动。
四、附加题(10分)
11.(10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风,
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紧紧地跟随着
伸出寒冷的指爪
拉扯着行人的衣襟,
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
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要到哪儿去呢?
……
(选自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1)诗中描绘了在大雪纷扬的背景下,由农夫、 少妇 、 母亲 构成的三个生动形象、现实感人的画面。
(2)请概括诗中出现的意象“土地”独特的内涵。
(3)请联系《艾青诗选》,简要分析艾青两个创作高峰诗歌的特点并列举相关的作品。
【分析】《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写于“七七事变”以后,作为一个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深切关怀的诗人,艾青不能不在感情上有他独特的表达方式。他通过描写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表达了对祖国、人民命运的关怀。
【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通过描写大雪纷扬而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情。
(2)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与分析。结合原诗,根据“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可知诗中的“土地”指遭受贫穷、战乱等诸多苦难的中华民族。
(3)本题考查对艾青诗歌的了解。艾青有两个创作高峰,一是20世纪30年代,代表作品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二是1978年以后,代表作品有:《光的赞歌》《鱼化石》等。
答案:
(1)少妇;母亲
(2)指遭受贫穷、战乱等诸多苦难的中华民族。
(3)一是20世纪30年代,代表作品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二是1978年以后,代表作品有:《光的赞歌》《鱼化石》等。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全卷共8页, 满分 120分, 此次考试只需交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全卷共8页, 满分 120分, 此次考试只需交答题卡,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共4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作文,附加题,考点五,考点六,记叙线索与顺序判定的方法,分析写作手法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