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质疑,导入新课,活动2 自读教材,应用实践,总结评价,体验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88、89页2、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结构特点:本次活动的定位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好玩”。如何才能体现出真的“好玩”呢?教材想到了人体本身,其实在我们的人体中有很多有趣的数据,特别是彼此之间的关系,学生会更加感兴趣。例如,将拳头滚一周,它的长度约等于胶底的长度;身高约等于双臂平伸的长度;身高大约是头长的6倍;两拃长和脖子一周的长度差不多;“一拃”“一步”是人们经常用到的,也是古代的度量单位。一拃指的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时,两端的距离;一步指的是行走时两脚间的距离。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次活动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求商和认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3、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是在学习了度量单位厘米和米的基础上,对倍数也有了感性的认识。(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3)学生学习遇到的困难:一步长的测量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了解人体中的有趣现象,从数学的角度感受人体中的秘密。(2)过程与方法: 在获得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的长度后,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应用意识和估算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1、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5、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了解人体中的有趣现象,从数学角度感受人体中的秘密。(2)教学难点:会用身体上的尺子简单测量物体的长度。6、教学方法(个性化的教学):测量法、估算法7、媒体资源网络 白板 ipad 手机移动终端镜像投屏 PPT课件 flash课件8、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一、情境质疑,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让学生产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2、师归纳本节课对学生们的学习期望。学生汇报课前测得结果并发现秘密。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身体中其他秘密的兴趣 对数学学法的指导,引领孩子掌握数学的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质疑导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持续研究秘密。二、 活动1 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1.初读活动内容理解活动要求.(出示课件)2. 讨论测量时的注意事项明确测量项目是从哪到哪的距离。 3. 拓展延伸一般成人身高与头长的关系,模特身高与头长的关系。 小组活动,和同伴互相量量,填一填。 1、2. 汇报本组测量数据和发现。其他同学实时发现补充说明。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和增强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Ipad录制小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自觉地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三、活动2 自读教材,应用实践。1.师:我们知道了这些身体秘密有什么用呢?同学们认真阅读(课件)2. 师介绍“永备尺”3. 师:我们想不想试试不用尺,就用身体上的尺来测一下,身边物体呢? 学生谈感受。 学生抽签决定测量什么物体。 小组合作完成测量并填写记录单。 汇报测量结果,讨论使用身体上的“尺子”进行度量的优点和缺点。白板课件出示激发学生活动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容易了认识身体上的尺子,并且能用身体上的尺子简单的测量。使学生明白数学可以用到很多地方,从而体现数学的好玩。四、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1.介绍古埃及人们是如何用身体来当尺子的。2.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家庭作业谈收获flas动画出示拓展延伸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有关身体上的尺子ipad网络自学查询板书设计 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 拳一周的长和脚长差不多 双臂平伸长和升高差不多 2拃长和脖子一周长差不多 身高约等于头长的6倍 …… 永备尺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一等奖表格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预习反馈,探索新知,巩固练习,拓展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新课,教师小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