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合集
2020-2021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水的摩尔质量是,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下图所示是对Na2CO3、Na2SO4、K2CO3、K2SO4四种物质进行的分类,这种分类方法的名称是( )
A.圈图法
B.链状箭头法
C.交叉分类法
D.树状分类法
2.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是
A.读数 B.稀释
C.溶解 D.称量
3.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少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A. B. C. D.
4.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物质贴错了标签的是
A
B
C
D
物质
氢氧化钠
金属汞
碳酸钠
硝酸铵
危险警告标签
A.A B.B C.C D.D
5.水的摩尔质量是
A.18 B.18 g C.18 g/mol D.18 mol
6.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萃取碘时,倒转分液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
B.蒸馏盛在烧瓶中含水的酒精,需在瓶内放一些碎瓷片
C.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插入液体中测量混合液的温度
D.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时,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7.下列常用实验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 )
A.分液漏斗 B.普通漏斗 C.蒸馏烧瓶 D.试管
8.鉴别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萃取 B.蒸馏 C.过滤 D.丁达尔效应
9.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有丁达尔现象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10.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 )
A.铜 B.食盐水 C.熔融状态烧碱 D.蔗糖
1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1摩尔H2O质量为18g
B.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简称摩,符号为 mol
C.22.4LO 2 中所含氧气分子为1 摩尔
D.1mol 氧含 6.02×10 23 个O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mol H2SO4的质量为98 g/mol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
C.常温常压下,11.2 LCO2所含分子数为0.5NA
D.6.02×1022个H2SO4分子的质量为9.8 g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 AgCl 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故 AgCl 不是电解质
B.CO2溶于水得到的溶液能导电,所以 CO2 是电解质
C.固态的 NaCl 不导电,熔融态的 NaCl 能导电,NaCl 是电解质
D.金属能导电,所以金属是电解质
14.以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HCO3=Na++HCO32- B.K2SO4=K++
C.Ca(OH)2=Ca2++OH2- D.NaHSO4=Na++H++
15.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碳酸
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
C.Na2CO3溶液与硝酸溶液,BaCO3溶液与硝酸溶液
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石灰石与盐酸
16.将5 mol·L-1的盐酸20 mL加水稀释到200 mL,从中取出5 mL,这5 mL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5 mol·L-1 B.0.25 mol·L-1 C.0.1 mol·L-1 D.1 mol·L-1
1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稀硫酸和铁的反应:2Fe+6H+=2Fe3++3H2↑
B.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2H++CO32—=H2O+CO2↑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SO42-+Ba2+=BaSO4↓
D.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Fe+Cu2+=Fe2++Cu
18.某试剂瓶上贴有如下标签“100mL 1.0mol•L﹣1MgCl2 溶液”,对该试剂理解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MgCl2、Mg2+、Cl﹣、H2O
B.若取 50mL 溶液,其中的 c(Cl﹣)=1 mol•L﹣1
C.取该溶液 5.0 mL 恰好与 0.1 mol•L﹣1 AgNO3100 mL 溶液完全反应
D.该溶液与 100mL 1.0 mol•L﹣1 NaCl 溶液中的 c(Cl﹣)相等
19.若20g密度为ρg•cm﹣3的硝酸钙溶液里含0.5gCa2+,则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2.5ρmol•L﹣1 B.mol•L﹣1
C.1.25ρmol•L﹣1 D.mol•L﹣1
20.设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CCl4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L 0.5 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2NA
C.0.5 mol/LFe2(SO4)3 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 1.5 NA
D.C2H4 和 C3H6 的混合物 ag,所含原子总数为
21.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的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H++ SO+Ba2++OH-=BaSO4↓+H2O
正确
B
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CO+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Fe3++3H2O= Fe(OH)3↓+3H+
正确
D
向NaOH溶液中加入 CuCl2溶液:OH−+ Cu2+ = Cu(OH)2↓
正确
A.A B.B C.C D.D
22.实验室用碳酸钠晶体配制1.00mol/L的Na2CO3溶液100mL,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
A.烧杯和玻璃棒没有洗涤
B.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容量瓶事先用蒸馏水洗涤
C.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烧杯未干燥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H2的气体摩尔体积均为22.4L
B.2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 H2O的2倍
C.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若其体积比为3∶2∶1,则SO42-浓度之比为3∶2∶3
D.已知10mL某Na2R溶液含Na+的数目为N,则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1.204×1022)mol·L-1
2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
①Fe+Cu2+=Fe2++Cu ②Ba2++2OH-+2H++=BaSO4↓+2H2O
③Cl2+H2O=H++Cl-+HClO ④+2H+=CO2↑+H2O
⑤Ag++Cl-=AgCl↓
A.只有③ B.②③ C.③⑤ D.①④
25.向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下列有关这三种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三种气体的密度关系:
B.温度、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关系:
C.质量、温度、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关系:
D.温度、压强、体积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关系: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26.有下列物质:①CuSO4·5H2O ②KHSO4 ③液态HCl ④稀硫酸 ⑤二氧化碳 ⑥铜 ⑦蔗糖 ⑧熔融氯化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导电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3)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4)②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属于盐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
27.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三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
①MgO、Na2O、CO2、CuO ②HCl、H2O、H2SO4、HNO3 ③NaOH、Na2CO3、KOH、Cu(OH)2
三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人体胃液中有胃酸(0.2%~0.4%的盐酸),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片”
①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计算题
28.按要求填空
(1)标准状况下5.6L的C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 ,含有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用NA表示)。
(2)在200mL0.5 mol∙L−1的Al2(SO4)3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
(3)比较下列物质中氢原子数目多少(填“>”“<”或“=”):4.9g H2SO4___________3.6g H2O
(4)常温下,将20.0g14.0%的NaCl溶液,跟30.0g24.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8g·cm-3的混合溶液。计算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
29.现将10.6gNa2CO3固体溶于水配成体积为1L的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中Na+的浓度是___________ mol∙L−1,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___________
(2)现有某浓度的浓盐酸,该盐酸的密度d=1.2g/cm3,质量分数w = 36.5%,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
(3)欲将题干中的Na2CO3完全反应生成CO2气体,则至少需要(2)中的盐酸___________mL,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mL (标况下)。
评卷人
得分
四、实验题
30.要配制480mL 0.2mol·L-1的FeSO4溶液,配制过程中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把称量好的绿矾(FeSO4·7H2O)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___________中;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l~2cm处,改用___________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将容量瓶塞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⑥待溶液恢复到室温。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完成此配制实验,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常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绿矾(FeSO4·7H2O)来配制该溶液,用托盘天平称量绿矾___________g。
(3)由于错误操作,使得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偏小的是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称量绿矾时,左码右物
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
C.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
D.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干燥
E.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
F.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
(4)定容时,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如图所示的分类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同一物质分为了不同的类别,故该分类方法为交叉分类法,答案选C。
2.B
【详解】
A. 读数,有一处错误,视线仰视(视线应与凹液面在一条水平线上),不合题意;
B. 稀释,有两处错误,一处是水倒入浓硫酸中,另一处是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应在烧杯内先放水,后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浓硫酸,边倒边搅拌),B符合题意;
C. 溶解,有一处错误,溶解时摇动烧杯让物质溶解(应使用玻璃棒搅拌),C不合题意;
D. 称量 ,有一处错误,NaOH固体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内称量),D不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在平时的实验中,一定要养成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不能因贪图省事而违反操作原则,否则可能会酿成大祸。
3.B
【详解】
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层,所以可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A是过滤,B是分液,C是蒸发,D是蒸馏,故选B。
4.C
【详解】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属于腐蚀品,图为腐蚀品标志,故A不符合题意;
B.汞是剧毒品,图为有毒品标志,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属于盐,不能燃烧,不属于易燃品,标签错误,故C符合题意;
D.硝酸铵在受热或受到剧烈撞击时也会爆炸,硝酸铵属于易爆物,应贴爆炸品的标志,图为爆炸品标志,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
5.C
【详解】
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所以水的摩尔质量为18g/mol,故选C。
6.C
【详解】
A.萃取碘时,倒转分液漏斗振荡时,有机溶剂会挥发变成气体,会使分液漏斗中压强增大,所以要适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压强过大导致把活塞顶出,故A正确;
B.蒸馏盛在烧瓶中含水的酒精,为了避免发生暴沸现象,需在瓶内放一些碎瓷片,故B正确;
C.蒸馏实验中,温度计应在支管口附近,测定镏出物的温度,故C错误;
D.避免两种液体相互污染,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水溶液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
故选C。
7.D
【详解】
A. 分液漏斗不能加热,A错误;
B. 普通漏斗不能加热,B错误;
C. 蒸馏烧瓶需要垫有石棉网才能加热,属于间接加热,C错误;
D. 试管可以直接在酒精灯加热,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D。
8.D
【详解】
硫酸铜溶液是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因此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是最简便的方法,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C
【详解】
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不同,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故选C。
10.C
【详解】
酸、碱、盐属于电解质,电解质的水溶液或者离子型电解质的熔融液能导电,所以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熔融状态烧碱,故选C。
11.A
【详解】
A. 1molH2O的质量为m=nM=1mol18g/mol=18g,故A正确;B.物质的量为基本物理量,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所以B错误;C.不是标准状况下, 22.4LO 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mol,故C错误;D.用物质的量描述粒子时,必须标明具体的微粒名称,如1mol氧分子、1mol 氧原子,而1mol氧无法判断是氧原子还是氧气分子,故D错误;答案:A。
【点睛】
没有告诉在标况下,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具体的微粒名称,如氧气分子、氧原子等。
12.D
【详解】
A.1 mol H2SO4的质量为98 g,A叙述错误;
B.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B叙述错误;
C.标准状况下,11.2 LCO2所含分子数为0.5NA,C叙述错误;
D.6.02×1022个H2SO4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9.8 g,D叙述正确;
答案为D。
13.C
【详解】
A. AgCl的溶解度很小,导致将AgCl放入水中不能导电,但氯化银在熔融态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是电解质,故A错误;
B. 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但电离出自由移动离子的是碳酸不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 固态的NaCl不导电,熔融态的NaCl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故NaCl是电解质,故C正确;
D. 金属能导电,但金属不是化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
14.D
【详解】
A. 碳酸氢根带有一个负电荷,应为HCO3-,故A错误;
B.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K2SO4电离方程式应为K2SO4=2K++,故B错误;
C. Ca(OH)2电离方程式应为 Ca(OH)2=Ca2++2OH-,故C错误;
D. NaHSO4完全电离产生Na+、H+、,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NaHCO3分步电离,第一步完全电离:NaHCO3=Na++HCO3-,第二步部分电离:HCO3-CO32-+H+,表示时通常只写第一步电离,
15.D
【详解】
A.氢氧化钠与盐酸,盐酸写成氢离子,而氢氧化钠与碳酸中碳酸不拆成离子,因此不是同一离子方程式,故A不符合题意;
B.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水不能拆,因此不是同一离子方程式,故B不符合题意;
C.Na2CO3能拆为碳酸根离子,而BaCO3不能拆,因此不是同一离子方程式,故C不符合题意;
D.石灰石与硝酸反应和石灰石与盐酸都是CaCO3+2H+=Ca2++CO2↑+H2O,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6.A
【分析】
根据,计算将5 mol·L-1的盐酸20 mL加水稀释到200 mL时的浓度。
【详解】
根据,, mol·L-1,从中取出5 mL,这5 mL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5 mol·L-1,故选A。
17.D
【详解】
A.稀硫酸和铁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H+=Fe2++H2↑,A错误;
B.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分,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HCO3—=H2O+CO2↑,B错误;
C.硫酸铜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u2++SO42-+Ba2++2OH-=BaSO4↓+Cu(OH)2↓,C错误;
D.铁片插入硫酸铜溶液的离子反应为Fe+Cu2+=Fe2++Cu,D正确;
正确选项D。
18.C
【详解】
A.MgCl2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水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所以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Mg2+、Cl﹣、H2O、H+、OH﹣,故A错误;
B.该溶液的浓度为1.0mol/L,根据Cl原子守恒得c(Cl﹣)=2c(MgCl2)=2×1.0mol/L=2.0mol/L,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故B错误;
C.n(Cl﹣)=2.0mol/L×0.005L=0.01mol,n(Ag+)=0.1mol/L×0.1L=0.01mol,二者以1:1反应,所以n(Cl﹣)=n(Ag+)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故C正确;
D. 1.0 mol•L﹣1 NaCl 溶液中的 c(Cl﹣)=c(NaCl)=1.0mol/L, 1.0mol•L﹣1MgCl2 溶液中c(Cl﹣)=2c(MgCl2)=2×1.0mol/L=2.0mol/L,故D错误;
故选C。
19.C
【详解】
0.5g Ca2+的物质的量为=0.0125mol,溶液中n(NO3﹣)=2n( Ca2+)=0.0125mol×2=0.025mol,溶液体积为=L,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5ρmol/L,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关键。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必须紧紧抓住计算公式c=,通过题中已知量计算出n和V(溶液)。本题中也可先根据V=计算出该硝酸钙溶液的体积,再根据c=,计算出该溶液中钙离子的浓度,最后根据硝酸钙的化学式组成计算出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
20.D
【详解】
A.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故A错误。
B.1L 0.5 mol/LNa2SO4溶液中Na2SO4和H2O均含氧原子,故含有的氧原子总数大于2NA,故B错误;
C. . 0.5 mol/LFe2(SO4)3 溶液中,未说明溶液体积故无法判断SO42-的数目,故C错误;
D. C2H4 和 C3H6 的混合物 ag,混合物最简式均为CH2,物质的量 ,所含原子总数为,故D正确。
答案选D。
21.B
【详解】
A.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2H++ SO+Ba2++2OH-=BaSO4↓+2H2O,故A错误;
B.向碳酸镁浊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MgCO3+2H+=CO2↑+H2O+Mg2+,故B正确;
C.是制备Fe(OH)3胶体,不能有“↓”符号,故C错误;
D.向NaOH溶液中加入 CuCl2溶液:2OH−+ Cu2+ = Cu(OH)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2.C
【详解】
A项、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小,根据可知,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B项、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对所配溶液的体积没有影响,浓度无影响;
C项、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
D项、称量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的烧杯未干燥,对称量的晶体的质量没有影响,故对配制的溶液浓度无影响;
故本题选C。
23.D
【详解】
A.气体摩尔体积的单位为L/mol,即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mol,故A错误;
B.摩尔质量是指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水的摩尔质量为定值,不会随着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故B错误;
C.假设三种溶液的浓度均为1mol/L,则Na2SO4、MgSO4、Al2(SO4)3溶液中SO42—浓度分别为:1mol/L×1=1mol/L、1mol/L×1=1 mol/L 和1mol/L×3=1mol/L ,即浓度之比为1:1:3,与溶液的体积无关,故C错误;
D.10mL某Na2R溶液含Na+的数目为N个,Na+的物质的量为n(Na+)=N/NA,则该Na2R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N/2)/ [6.02×1023×0.01]=N/(1.204×1022) mol·L-1,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点睛】
选项C:电解质溶液中不水解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化学式中离子的个数,与溶液的体积无关。
24.A
【详解】
①Fe+Cu2+=Fe2++Cu可表示铁与氯化铜或硫酸铜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Ba2++2OH-+2H++=BaSO4↓+2H2O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硫酸氢钠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Cl2+H2O=H++Cl-+HClO只能表示氯气和水这一个反应,故③符合题意;
④+2H+=CO2↑+H2O可表示碳酸钠、碳酸钾与盐酸、硫酸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④不符合题意;
⑤Ag++Cl-=AgCl↓可表示硝酸银与氯化钠、盐酸等多个化学反应,故⑤不符合题意;
故符合题意的只有③,故答案为A。
25.B
【详解】
A.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则三种气体的密度关系:,A项错误;
B. 温度、密度相同时,气体的压强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则三种气体的压强关系:,B项正确;
C. 质量、温度、压强均相同时,气体的体积与其摩尔质量成反比,则三种气体的体积关系:,C项错误;
D. 温度、压强、体积均相同时,气体的质量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则三种气体的质量关系:,D项错误。
答案选B。
26.④⑥⑧ ①②③⑧ ⑤⑦ KHSO4=K++H++SO ①②⑧
【详解】
①CuSO4·5H2O是盐,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②KHSO4是盐,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③液态HCl是酸,属于电解质,不能导电;④稀硫酸是酸,是电解质溶液,能导电;⑤二氧化碳是氧化物,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⑥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能导电;⑦蔗糖是有机物,属于非电解质,不能导电;⑧熔融氯化钠是盐,属于电解质,能导电。
(1)犀利算、铜、熔融氯化钠可以导电,因此可以导电的有④⑥⑧;故答案为:④⑥⑧。
(2)CuSO4·5H2O、KHSO4、液态HCl、熔融氯化钠属于电解质,因此属于电解质的有①②③⑧;故答案为:①②③⑧。
(3)二氧化碳、蔗糖属于非电解质,因此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⑤⑦;故答案为:⑤⑦。
(4)②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故答案为:KHSO4=K++H++SO。
(5) CuSO4·5H2O、KHSO4、熔融氯化钠属于盐,因此属于盐的有①②⑧;故答案为:①②⑧。
27.CO2 H2O (或HCl) Na2CO3 HCO+H+=CO2↑+H2O Ca2++2OH-+CO2=CaCO3↓+H2O
【详解】
(1)①MgO、Na2O、CO2、CuO,CO2是酸性氧化物,其余三个是碱性氧化物;②HCl、H2O、H2SO4、HNO3,H2O中性溶液,其余三个是是酸或则HCl不含氧,其余三个物质是含氧化合物;③NaOH、Na2CO3、KOH、Cu(OH)2,Na2CO3是盐,其余三个是碱;因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同的物质依次是:①CO2;②H2O或HCl;③Na2CO3;故答案为:CO2;H2O或HCl;Na2CO3。
(2)①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其离子方程式为HCO+H+=CO2↑+H2O;故答案为:HCO+H+=CO2↑+H2O。
②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a2++2OH-+CO2=CaCO3↓+H2O;故答案为:Ca2++2OH-+CO2=CaCO3↓+H2O。
28.0.25NA 5.5NA 1.0 mol∙L−1 < 3.96 mol∙L−1
【详解】
(1)标准状况下5.6L的CO2物质的量为,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含有的电子数为0.25NA×22=5.5NA;故答案为:0.25NA;5.5NA。
(2)在200mL0.5 mol∙L−1的Al2(SO4)3溶液Al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 mol∙L−1×3=1.5 mol∙L−1;故答案为:1.5 mol∙L−1。
(3) 4.9g H2SO4中氢原子物质的量为,3.6g H2O中氢原子物质的量为,因此氢原子数目:4.9g H2SO4<3.6g H2O;故答案为:<。
(4)常温下,将20.0g14.0%的NaCl溶液,跟30.0g24.0%的NaCl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1.158g·cm-3的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则混合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故答案为:3.96 mol∙L−1。
29.0.2 11.7g 12.0 16.7 2240
【详解】
(1)10.6gNa2CO3固体即物质的量为,溶于水配成体积为1L的溶液,碳酸钠物质的量浓度为,则该溶液中Na+的浓度是0.2mol∙L−1,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 mol·L-1即钠离子物质的量为0.4 mol∙L−1×1L=0.4mol,因此还需要加入NaCl物质的量为0.2mol,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0.2mol×58.5 g∙mol−1=11.7g;故答案为:0.2;11.7。
(2)现有某浓度的浓盐酸,该盐酸的密度d=1.2g/cm3,质量分数w =36.5%,计算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故答案为:12.0。
(3)根据关系式Na2CO3~2HCl,欲将题干中的Na2CO3完全反应生成CO2气体,则至少0.2molHCl即需要(2)中的盐酸,生成0.1molCO2气体即标准状况下体积是0.1mol×22.4L∙mol−1=2.24L L∙=2240mL;故答案为:16.7;2240。
30.500mL容量瓶 胶头滴管 ①⑥②④③⑤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7.8 ACEF 重新配制
【详解】
②容量瓶没有480mL容量瓶,因此应使用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即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500mL容量瓶中;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
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离刻度l~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故答案为:胶头滴管。
(1)根据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因此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①⑥②④③⑤,完成此配制实验,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常见的玻璃仪器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实验室用绿矾(FeSO4·7H2O)来配制该溶液,用托盘天平称量绿矾0.2 mol∙L−1×0.5L×278g∙mol−1=27.8g;故答案为:27.8。
(3)A.称量绿矾时,左码右物,则称量固体质量减少,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小;B.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俯视液面定容,溶液体积偏小,浓度偏大;C.没有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将洗液移入容量瓶中,溶质质量减少,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小;D.容量瓶刚用蒸馏水洗净,没有干燥,对结果无影响;E.定容时,滴加蒸馏水,先使液面略高于刻度线,再吸出少量水使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吸出了溶质,物质的量减小,浓度偏小;F.把配好的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净的试剂瓶中备用,试剂瓶中有水,因此浓度偏小;因此实际浓度比所要求的偏小的是ACEF;故答案为:ACEF。
(4)定容时,若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处理方法是重新配制;故答案为:重新配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下列分离提纯过程不合理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三聚氰胺又名蛋白精[分子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