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4章 第2节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第2课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4章 第2节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第2课时第1页
    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4章 第2节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第2课时第2页
    2021-2022学年度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第4章 第2节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 第2课时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上册2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化现象,知道液化有两种方法.
    2.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能用汽化和液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养成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
    液化现象及液化的方法.
    【难点】
    探究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实验.
    知识点一 液化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1,完成以下问题:
    物质从___气__态变为___液__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合作探究】
    演示一 生活中的“白气”

    甲 乙
    1.图甲中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答:图甲中的“白气”是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2.图乙中的“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答:图乙中的“白气”是人呼出的热气遇到冷的环境液化形成的.
    演示二 “消失”的乙醚
    1.用注射器从乙醚容器中抽取少量乙醚,取下针头,迅速用橡皮帽堵住小孔.慢慢向外拉活塞,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现什么现象?
    答:液态乙醚消失.
    2.再向里推活塞,又发现什么现象?
    答:液态乙醚出现.
    3.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答:说明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演示三 罐装液化石油气
    1.石油气液化后可以存放在比较小的罐子里,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使用压缩气体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这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称为加压法.
    2.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这种方法使气体的贮存和运输变得更方便.生活、生产中常用此方法使气体液化(如石油液化气、打火机中的液化气、液态氢等).
    【教师点拨】
    1.所有气体在__温度降到足够低时__都可以液化,但有的气体仅靠__压缩体积__不能使它液化,必须使它的温度降到__一定程度__,才能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其液化.
    2.生活中谈及的“白气”为__液态__,不是气态.因为无色的气体是看不见的.“白气”一般是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形成的小水滴.
    3.雾、露、“白气”、“小水珠”等现象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放热液化__形成的,而不是空气液化形成的,空气液化需要极低的温度.
    【跟进训练】
    1.如图所示,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形成白色雾气,这就是飞机“拉烟”现象.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C )
    A.蒸发 B.熔化
    C.液化 D.汽化
    2.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夏天常见到火锅店里的空调器喷出“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烧开时,看到从壶嘴喷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3.(山东烟台中考)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液化_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外侧__.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内侧__.
    知识点二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2,完成以下问题:
    1.汽化过程要__吸收__周围物体或环境的热量.
    2.液化过程向外___放__热.
    演示四 探究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
    A.汽化吸热
    1.液体蒸发时是否需要吸热呢?
    答:需要.
    2.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为什么感到凉?
    答: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导致皮肤温度降低.
    3.两支相同的温度计,一支用酒精浸湿的棉花包住玻璃泡,另一支不包,如果这两支温度计在同一室温下,示数一样吗?
    答:不一样,用酒精浸湿的棉花包住玻璃泡的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
    4.你还知道哪些应用汽化吸热的例子?
    答:喷雾降温,刚从游泳池出来感觉冷等.
    B.液化放热
    如图所示,先用温度计测出容器B中的水温,再将试管A放入容器B中,让烧瓶内的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过一段时间,再测量容器B中的水温.
    1.再测时,容器B中的水温是降低了还是升高了?
    答:升高了.
    2.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了液化放热.
    3.有些医院和宾馆利用高温水蒸气来做饭、烧水,你知道这样做的道理吗?
    答:这样做是利用了气体液化时放出热量的原理.
    演示五 生活中的汽化吸热
    夏天,洒水车经常都要给道路洒水;给发烧的病人额头上敷冷毛巾;刚从游泳池游泳出来感觉冷.这些现象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都是液体汽化要吸收热量.
    演示六 生活中的液化放热
    1.被100 ℃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的水烫伤严重得多,为什么?
    答:这是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大量的热.
    2.冬天天冷时向手哈气,为什么手会感到暖和?
    答:哈出的气本身就是热的,而且哈出的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热量.
    3.蒸馒头时是最上层的笼屉中的馒头先熟还是最下层笼屉中的馒头先熟,为什么?
    答:蒸笼内的温度是相同的,但当笼内的水蒸气缓慢上升时,遇到温度较低的蒸笼盖会液化,液化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便会使得最上层的笼屉中的馒头先熟.
    【教师点拨】
    汽化和液化的比较
    【跟进训练】
    1.(广西贵港中考)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方法之一.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先升华后凝华,先吸热后放热
    B.先汽化后凝固,先放热后吸热
    C.先汽化后液化,先吸热后放热
    D.先汽化后液化,先放热后吸热
    2.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喷雾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__汽化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__吸收__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__降低__.
    【拓展延伸】
    电冰箱与臭氧层
    烈日炎炎的夏天,电冰箱冷冻室内却可以保持零下十几摄氏度,甚至更低的温度,使存放的食品、药品保持新鲜,电冰箱怎样得到这样的低温呢?
    原来电冰箱利用了一种叫做氟利昂的物质(CCl2F2)作为热的“搬运工”,把冰箱的“热”搬到外面,因为氟利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
    电动压缩机使CCl2F2蒸汽压缩并把它压入冰箱外面冷凝管中,在这儿蒸气变成液体并放热,放出的热被周围的空气带走.冷凝器里的液态氟利昂,经过毛细管进入冷冻室,并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降温,生成的蒸气被抽走带到冷凝器把带出的热放掉.这样氟利昂循环流动保持冰箱低温.所以氟利昂功不可没.
    氟利昂是一种具有良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物质,对人体没有坏处.由于它极易汽化和液化,所以被长期广泛的用作制冷剂、喷雾剂、发泡剂、清洗剂等.但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发现氟利昂对人类赖以抵御紫外线的臭氧层,有着极大的破坏力.
    臭氧化学式为O3,是一种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它具有氧化性极强这一性质,同时,它还不大稳定.平流层中的这些臭氧,对250~350㎜的紫外线有强烈吸收,而这种波长的光,对人类以及地球表面的动植物有损伤作用.这薄薄的臭氧层,是生物在地球上得以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但是,1985年,英国的某一探测局公布自1980年以来在南极春季观察到臭氧层有一空洞这一消息.这一空洞面积非常大,基本上与美国领土面积相当.于每年9月上旬出现,然后迅速减少一半左右,并形成一个“臭氧层空洞”,持续到11月又逐渐恢复.造成这一现象的杀手之一就是氟利昂.
    氟利昂在大气中发生光离解而产生氯离子,消耗臭氧,加速臭氧的分解.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氟氯烃化合物.上升到平流层后,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据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减少10%,紫外线照射量会增加2%,危害人类和地球上一切生物健康.现在我国和世界其他主要国家都在研制代用品,逐步淘汰这种破坏环境的物质.
    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汽化的逆过程.
    2.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3.液体汽化时吸收热量,气体液化时放出热量.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现象
    状态变化
    吸放热
    方式或方法
    汽化
    液态变为气态
    吸热
    蒸发、沸腾
    液化
    气态变为液态
    放热
    降温、压缩体积

    相关教案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2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运动和力2 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