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4.3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1.卢瑟福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的依据是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发现α粒子( )A.全部穿过或发生很小偏转
B.绝大多数发生很大偏转,甚至被弹回,只有少数穿过
C.全部发生很大偏转
D.绝大多数穿过,只有少数发生很大偏转,极少数甚至被弹回2.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了原子内部还有复杂结构
B.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
C.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都发生了较大偏转
D.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的α粒子发生较大偏转是α粒子与原子发生碰撞所致3.有关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B.在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大多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偏转C.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可以得出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D.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4.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极少数的α粒子出现了大角度的散射,其原因是( )A.组成金箔的原子的粒子均匀分布,α粒子轰击金箔,正好碰撞到某个粒子,出现了大角度的散射
B.组成金箔的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电子组成,α粒子轰击金箔,正好碰撞到质子,受到质子斥力的作用,出现了大角度的散射
C.原子核的存在,α粒子在十分靠近它时,受到很强的斥力
D.α粒子与金箔中的电子发生碰撞,偏离原来的运动方向5.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经过P、Q两点并与轨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原子核对α粒子的作用,则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正确的是( )A.—定在①区域 B.可能在②区域
C.可能在③区域 D.—定在④区域6.粒子散射实验又称金箔实验、实验或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知道( )A.该实验证实了汤姆孙的“西瓜模型”是正确的
B.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其运动方向受到较大的影响
C.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在其中
D.占原子质量绝大部分的带正电的那部分物质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7.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探究,最终发现了电子,由此被称为“电子之父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质中均有电子
B.不同的物质中具有不同的电子
C.电子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836倍
D.电子是一种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8.关于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中绝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
B.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的向心力是原子核对它的库仑力
C.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
D.原子核的直径约是10-10m9.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我们并没有考虑α粒子跟电子的碰撞,这是因为( )A.电子体积非常小,以至于α粒子碰不到它
B.α粒子跟电子碰撞时,损失的能量很小可以忽略
C.α粒子跟各个电子碰撞的效果相互抵消
D.电子在核外均匀分布,所以α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外力为零10.当α粒子被原子核散射时,如图所示的运动轨迹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a B.b C.c D.d11.卢瑟福和他的学生用α粒子轰击不同的金属,并同时进行观测,经过大量的实验,最终确定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如图为该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其中荧光屏能随显微镜在图中的圆面内转动。当用α粒子轰击金箔时,在不同位置进行观测,如果观测的时间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1处看到的闪光次数最多
B.在2处看到的闪光次数比在4处多
C.在3和4处没有看到闪光
D.在4处看到的闪光次数极少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的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α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α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的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α粒子接近它的概率就很小,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被弹回,而绝大多数基本按原来方向前进,故D正确,ABC错误。2.答案:B解析:电子的发现,证明了原子内部有带正电的物质,不能说明原子内部还有复杂结构,选项A错误;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没有发生偏转,说明了原子内部很空,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选项B正确,选项CD错误。3.答案:D解析: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模型,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故A错误;B.在粒子散射实验中观察到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偏转,大多数粒子运动方向基本不变,故B错误;C.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可以得出正电荷集中分布在原子核中,故C错误;D.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故D正确。4.答案:C解析:只有极少数的α粒子出现了大角度的散射,说明带正电荷部分体积很小,但几乎占原子全部质量,极少数α粒子在穿过时距离原子核很近,受到很强的库仑斥力,发生大角度散射,所以选项C正确。5.答案:A解析:根据曲线运动的条件可知选项A正确。6.答案:D解析:ACD、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其中是汤姆孙的认为,卢瑟福设计了粒子散射证明带正电的那部分物质占原子质量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很小的空间范围,从而证明汤姆孙的“西瓜模型”是错误的,故AC错误,D正确;
B、当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粒子影响很小,影响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只有当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故B错误;
故选:D。7.答案:AD解析:汤姆孙对不同材料发出的阴极射线进行研究,均为同一种相同粒子——电子,电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它的质量远小于质子质量;由此可知, A、D正确,B、C错误.8.答案:AB解析:由于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而原子核又很小,所以原子内绝大部分区域是“空”的,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电子绕原子核的圆周运动是原子核与电子间的库仑力提供向心力,选项B正确;原子核半径的数量级是10-15m,原子半径的数量级是10-10m,选项D错误。9.答案:BD解析:α粒子与电子相碰就如同飞行的子弹与灰尘相碰,α粒子几乎不损失能量,B正确,A错误。电子在核外均匀分布,对α粒子的库仑引力的合力几乎为零,不会改变α粒子的运动轨迹,D正确。α粒子跟各个电子碰撞的效果不会相互抵消,C错误。10.答案:BC解析:因为α粒子要受到原子核的库仑斥力作用,根据曲线运动的条件很容易得出b、c是不可能的,故选BC。11.答案:ABD解析:卢瑟福和他的学生做α粒子散射实验时,得到以下结论:绝大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金箔,少数发生偏转,极少数发生大角度的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选项AB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时作业,共13页。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