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精品原创】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练习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4g/cm3,ρ混凝土=2,0×103kg/m310gB,0×103kg/m320gD,【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6.3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一块普通砖体积为,质量为1375g。面对市场需求,一种在混凝土中掺杂玻璃纤维的透光混凝土砖应运而生,掺杂玻璃纤维比例越高,透光性越强。如图所示为体积与普通砖相等的透光混凝土砖及其结构图,由300g玻璃纤维和100g混凝土混合而成,且均匀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为
B. 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比普通砖大
C. 增加透光混凝土砖的透光性,密度会变大
D. 沿虚线分割透光混凝土砖,若分割后两部分体积之比为::4,则这两部分密度之比::4
- 李师傅开着一辆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随着水不断地洒出,物理量不变的是
A. 车厢内水的质量 B. 车对路面的压强
C. 车厢内水的密度 D. 洒水车的机械能
-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 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 a、b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放手待物体稳定后
A. 甲物体密度是
B.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1:3
C. 甲漂浮,乙受浮力大
D. 乙漂浮,甲受浮力大
- 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筒的质量分别是
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 | 30 | 50 | 70 |
液体的体积 | 10 | 30 | 50 |
A. B.
C. D. 20g
- 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无关
B. 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有关
C.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 一个质量为500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 B.
C. D.
- 一只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刚启用时瓶内氧气密度为,使用半小时,氧气瓶的质量变为40kg,瓶内氧气的密度;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的质量变为20kg,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
A. B. C. D.
- 在用煤油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玻璃管内的煤油液面慢慢上升。“煤油液面上升”过程中,有关煤油的物理量变小的是
A. 质量 B. 体积 C. 密度 D. 内能
- 关于密度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密度与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 某种物质的体积一定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D.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其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 6月4日的南海日报报道:“今年“荔枝王”重2两2”,即单颗荔枝的质量达到________若这颗荔枝的体积是 ,它的密度是________
- 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上,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的课桌的体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得其质量是,体积为,则样本的密度为______;课桌的体积为______。
- 新冠状病毒肆虐,ICU重症监护室内配有体积为,充满氧气的钢瓶,供急救病人时使用,其密度为。若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其密度为______;小明实验探究小组探究了化验室甲、乙两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绘制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的甲液体质量为______g,甲液体的密度______乙液体的密度大于等于小于。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应在______ⅠⅡⅢ区。
- 2000年悉尼奥运会之前包括悉尼奥运会国际乒乓球比赛用球的直径为38mm,容积约为,则乒乓球内空气质量约为______kg。乒乓球被踩瘪没破后球内空气密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空气密度约为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请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中画出大致的图线并标出对应液体。
- 小光在家庭实验室中,测得一正方体混合金属块质量为,体积为。现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从金属块高度的一半处将它沿水平方向切开,如图所示,将上半部分A拿走,请在坐标系中画出混合金属块B部分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 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在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由上可知密度是______选填“物体”或“物质”的一种属性。
物体 | 质量 | 体积 |
蜡块1 | 9 | 10 |
蜡块2 | 18 | 20 |
蜡块3 | 27 | 30 |
干松木1 | 5 | 10 |
干松木2 | 10 | 20 |
干松木3 | 15 | 30 |
由实验可知;干松木的密度为______。
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有一空瓶子质量是50g,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250g,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200g,则
液体的质量多少?
液体的体积是多少?
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 一木块不吸水,轻放量筒中如图,水面由图甲中所示上升到图乙所示,再用针将木块压入水中,水面又上升到图丙所示,求:
图乙中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木块的质量是多少kg?
木块的密度为多少?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有一个玻璃瓶质量为300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800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700g,
求:这个瓶的容积是多少L?
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这个瓶子装满密度为的硫酸后总质量是多少kg?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400g透光混凝土砖的体积为,透光混凝土砖的平均密度:
,故A错误;
B、普通砖的密度:
,所以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比普通砖小,故B错误;
C、由题干可知掺杂玻璃纤维比例越高,透光混凝土砖的透光性越强,由于透光纤维的密度大于普通混凝土,所以平均密度也越大,故C正确;
D、由于透光混凝土砖的密度分布均匀,故任意切割后,密度均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阅读题干,求出各种物质的密度,逐项进行解读即可;
密度时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本题以透光混凝泥土砖为引入点,考查了知识获取能力,密度的计算公式及密度的含义,知识点不难,但运算量较大。
2.【答案】C
【解析】解:
A、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随着水不断的被洒出,车厢内水的质量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洒水车的质量变小、即重力变小,对地面的压力减小,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不变,所以洒水车对路面的压强逐渐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洒水的过程中,水的质量虽然减少,但物质种类没有变化,所以水的密度不变,故C符合题意;
D、洒水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速度不变,高度不变,质量在减小,所以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则机械能总量在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车的质量会逐渐减小;
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与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大小只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物质的多少无关;
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分析其动能与势能如何变化即可判断机械能的变化。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比较多的,涉及到的知识面比较广,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密度的特性、影响机械能的因素,是力学的一个综合题,要结合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是中考的热点。
3.【答案】B
【解析】解:A、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由于铁和棉花的体积关系未知,所以根据可知,铁的质量不一定大于棉花,故A错误;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故密度变大,故B正确;
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
D、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余酒精的质量和体积减小,但物质种类和状态没有变化,所以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
一定质量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减小。
制作不同的物体选用密度不同的材料,主要是根据物体的用途来决定的。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此题考查的是密度、质量的特点,需要清楚质量与物质多少有关,密度与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
4.【答案】D
【解析】解:由图像可知,当时,,,
则,,
即甲物体的密度为,乙物体的密度为,
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1,故AB错误;
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相等,
由可知,物体稳定后,甲物体沉底,乙物体漂浮,且,
由可知,甲物体受到的浮力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根据图像读出一组a、b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对应值,根据求出两种物质的密度即为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密度,然后求出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
由题意可知,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相等,比较两种物质和水的密度关系并判断出物体稳定后所处的状态以及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根据得出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和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增加的液体体积:,
增加的液体对应的质量:,
液体的密度:,
空量筒的质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液体体积从增加到,体积增加了,对应的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从30g增加到50g,增加了20g。增加的液体对应的质量就是20g。用20g除以20毫升就可以算出密度为。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先分析出增加的体积和对应增加的质量,然后再密度公式去分析计算。
要注意题目中给的单位是g,,最后答案中的给的是的,要注意单位换算。
6.【答案】B
【解析】解:沿图象中纵轴上任意一点做一条垂线,交乙图象于C点,
然后沿C点做横轴的垂线,交甲图象于D点,
图象中横轴表示物质的体积,纵轴表示物质的质量,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从图可知,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
由此可知,某一物质的质量越大,体积也大,所以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即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所以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和体积都无关。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从图可知,甲、乙两种物质的体积相同,当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不同,
所以甲、乙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即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首先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体积和质量;其次是明确该图象所表示的是物质的密度;然后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本题考查了密度概念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会看图象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看清横纵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及单位,再看懂随横坐标轴数值的增大纵坐标轴如何变化?从而找到物理规律。
7.【答案】D
【解析】解:由题知,则盛满水时水的质量为:,
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则瓶子的容积为:,
盛满某液体时液体的质量为:,
则某液体的密度为:。
故选:D。
根据题意分析出盛满水时水的质量,根据可求出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再由题意求出盛满某液体时液体的质量,液体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根据即可求出某液体的密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正确分析出装满水时,水的体积等于瓶子的容积,进而求出瓶子的容积大小。
8.【答案】D
【解析】解:设氧气瓶质量为,体积为V,则由得:
----------
---------
解得氧气瓶的质量:,
质量为70kg的氧气瓶,瓶内纯氧气质量为时,瓶内氧气密度为,
再使用一段时间,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为,
氧气体积一定,根据可知,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
所以,此时瓶内的氧气密度应为原来的,应为。
故选:D。
题目提供的质量都是氧气的质量和氧气瓶质量的总和,要设氧气瓶质量为,体积为V,根据前两个条件列方程求出氧气瓶质量,然后利用体积一定,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得出答案。
此题考查密度公式的应用,题目中始终没有给出氧气的质量,首先需要通过计算求得氧气瓶质量,从而得出氧气的质量,这是本题的难点;利用体积一定时氧气密度和氧气质量成正比得出答案是本题的关键点。属于好题、难题
9.【答案】C
【解析】解:用煤油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
A、煤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煤油受热体积膨胀。故B不符合题意;
C、质量不变,体积增大,由可知密度变小。故C符合题意;
D、煤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质的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无关。
温度计内的煤油柱会上升,其原因是煤油分子之间的间隙增大;
根据分析密度变化;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本题需要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正确理解质量、密度、内能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考查了密度及其特性,属于基础题型。
11.【答案】;
【解析】解:;
;
故答案为:;
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
密度公式为:。
明确质量单位间换算关系,熟练运用密度公式,可解答。
12.【答案】
【解析】解:样本的密度:
;
样本与课桌材质相同,所以密度相同,
则课桌的体积:
。
故答案为:;。
根据计算样本的密度;
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课桌密度与样本密度相同,由此计算课桌的体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的计算和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
13.【答案】变小 3 大于 Ⅲ
【解析】解: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所含氧气减少,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变小,
氧气瓶内原有氧气的质量为:,
用去之后剩余的氧气质量为:,
由于剩余的氧气仍然会充满整个氧气瓶,故剩余的氧气体积还是等于氧气瓶的容积,
则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由图像可知当甲的质量为时,,
则甲的密度为:,
则的甲液体质量为:,
同理由图像可知时,,则乙液体的密度为:,
所以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所以,
因此如果将液体换成酒精,则它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应在Ⅲ区。
故答案为:变小;;3;大于;Ⅲ。
某次抢救病人用去瓶内氧气的,所含氧气减少,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将变小;由于氧气是气体,所以无论质量用去多少,剩余的氧气也都会充满整个容器,则剩余氧气的体积始终等于氧气瓶的容积,根据可求出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
由图像可知当甲的质量为时,,根据可求出甲的密度,再根据,即可求出的甲液体的质量,同理时,,根据,可求出乙的密度,进而将甲乙的密度进行比较,即可知道甲乙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
将酒精的密度大小跟甲、乙液体密度比较,若酒精密度小于乙液体密度,则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Ⅲ区;若酒精密度大于甲液体密度,则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Ⅰ区;若酒精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且小于甲液体密度,则酒精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应在Ⅱ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和对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的理解,解决此题的关键在于要从图像中求出甲乙的密度大小。
14.【答案】 变大
【解析】解:已知乒乓球的容积为,则乒乓球内空气的质量为:,
乒乓球被踩瘪没破后,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但由于气体体积减小,根据可知空气的密度会变大。
故答案为:;变大。
已知乒乓球的容积,根据即可求出乒乓球内空气的质量,乒乓球被踩瘪没破后球内空气体积变小,空气质量不变,根据可知空气密度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空气密度的特性,乒乓球被踩瘪后空气的质量不变,但体积产生变化,据此分析空气的密度变化。
15.【答案】解:对同种物质来说,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其关系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已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知,b液体的体积接近a液体体积的2倍,所以在图象中,质量一定时,b液体体积约为a液体体积的2倍;据此作图如下:
.
【解析】已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图可知体积关系,据此得到关系图象。
此题考查的是利用图象描述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体现了物理知识与数学知识的密切联系。
16.【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略
17.【答案】相同 不同 物质 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解析】解:图象的横轴是体积,纵轴是质量。在图上先做出蜡块的3个坐标点,然后将它们连起来;再在图上做出干松木的3个坐标点,将它们连起来。答案如图:
由蜡块的3组数据我们发现,每一组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由干松木的3组数据也可以发现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相同。则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蜡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干松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则可得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由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而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同。这说明不同物质在某种性质上存在差异,为了描述这种差异,物理学中引入了密度这个物理量,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干松木的密度为。
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规律,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寻找规律。
故答案为:如图;相同;不同;物质;;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实验表格中蜡块和干松木各有3组数据,在图象上分别把这3个坐标点做出来,然后将这3个点连起来,即得到它们的质量--体积图象;
结论的成立离不开前提条件,所以要由数据得出结论,就需要先找出表格中相等的量,然后在这个等量关系的条件下,去比较其它几个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利用实验表格中的干松木一组数据,根据求出干松木的密度;
实验中多次测量一般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得出普遍规律,本实验中是为了得出规律
考查了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应用数学函数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这类题型是常见题型。
18.【答案】解:已知空瓶质量,装满水后的总质量,装满另一种液体的总质量:
则液体的质量为:;
水的质量为:,水的体积为:,
则液体的体积为:;
液体的密度为:。
答:液体的质量为150g;
液体的体积为;
液体的密度是。
【解析】已知空瓶的质量以及装满液体的总质量,则液体的质量等于总质量减去空瓶的质量;
利用装满水的总质量减去空瓶的质量就是水的质量,再由求出水的体积,则液体的体积就等于水的体积;
利用求出液体的密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要知道装满水和装满液体之后,水和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
19.【答案】解:观察题图,可知甲图中量筒读数为30mL,乙图中量筒读数为45mL,丙图中量筒读数为50mL。
根据浮力公式可知,图乙中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
。
乙图中木块静止,此时受到浮力等于重力。即。
由重力与质量关系可知,木块的质量。
木块的体积。
木块密度。
答:图乙中木块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木块的质量是;
木块的密度为。
【解析】观察题图,读出各图中量筒的示数,再根据浮力公式可计算出木块所受浮力;
通过对乙图中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得出木块重力,再根据由重力与质量关系可可算出木块的质量;
根据量筒读数计算出木块体积,再根据密度公式可计算出木块密度。
本题通过排水法测量了木块的浮力与密度,排水法是中考中常见的测量浮力与物体密度的方法,考生应熟练掌握。
20.【答案】解:水的质量,
另一种液体的质量,,
,总质量
答:这个瓶的容积是,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总质量是.
【解析】求瓶子的容积,瓶的容积等于水的容积,水的质量与密度已知,根据公式可求出体积;
求液体密度,先求出质量与体积,根据公式,代入数值即可求出;
求总质量,根据液体的密度与体积求出液体的质量,液体的质量加上玻璃瓶的质量即为总质量.
考查了密度的计算公式,要求学生会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求出质量和体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优秀课时作业,文件包含63物质的密度原卷版docx、63物质的密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物质的密度, 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半杯水, 如图所示是甲,一个质量为0, 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密度巩固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物质的密度,4g/cm3,0g/cm3,5g/cm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