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计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布局的匠心,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3、通过诵读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的意境美。
4、通过品读,领略写景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5、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品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景色美、意境美。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精当的语言、布局的匠心,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课时计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我们祖国的山川秀美多姿,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用妙笔为我们描绘了奇山异水。大家能不能举几个例子……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的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的感受一番。
二、自主探究,初步感知
1、解题:本文虽短,但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答/谢中书/书”——写给谢中书的信。第一个“书”官名,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曰“信札”,是一种含有审美意味的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2、陶弘景: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医学家和文字家。又被称为“山中宰相”。他的《答谢中书书》,描绘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
“山中宰相”――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音韵美。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不认识的字词。
(2)老师范读,纠正字音,注意节奏。
(3)学生大声朗读,品味四字句的节奏。
(4)选一学生读课文,其余同学点评。
(5)学生齐读课文。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yuè)。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点拨】语言特点:四字句、对偶句,富有韵律美
4、疏通文句,文言积累。
(1)学生对照注释,理解文句,整体感知文意,并划出疑难词句。
(2)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全班解决。
(3)学生接龙译句,师纠正。
(4)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5、概括内容,主旨
【点拨】描写江南美景,表达了作者亲近大自然的喜悦之情和归隐林泉的高洁志趣。
三、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1、齐诵文章,理清结构
【点拨】一、总写。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二、分写(1)四季之景 (2)晨昏之景
三、总写 抒怀赞美
2、第1句特点作用 ?
【点拨】总括内容,领起下文,反映了作者思想观念:描写山水美景,既是人们共同爱好,也是文学创作永恒主题.
3、作者怎样描绘具体景物的?
【点拨】(1)观察角度:有仰视(高峰入云); 有仰视(清澈见底);有平视 (两岸景色)
(2) 时间跨度:有 早晨(晓雾将歇);有黄昏(夕日欲颓)
(3)景物状态:有静景(高峰……具备),有动景(晓雾……竞跃)
(4) 感官冲击:有 视觉(高峰入云……) 有听觉(猿鸟乱鸣)
4、作者从那些方面描写山川美景的,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说明?
【点拨】作者从四个方面描写江南山川的美景:
(1)山川相映之美“高峰人云.清流见底”山的峻峭水的明丽,相映成趣。(2)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斑斓 的石壁,青翠的竹木,多彩多姿,赏心悦目。
(3)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夕日欲颓”。天象的晨昏变化,为山水画面变换了不同的背景。
(4)动静相衬之美:猿鸟乱鸣”,“沉鳞竞跃”。猿鸟和游鱼发出的声响,为静态的山水画面增添了动感和活力。
5、评析美句,
(1)、 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
【点拨】不好。原句的“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生动形象写了雾气将消散,太阳要落山情景,表现作者对山川喜爱的情感。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描写场景中有何作用?
【点拨】晨雾将要消散,猿鸟的鸣叫此起彼伏。“乱鸣”拟人写法 渲染欢欣热闹,增添勃勃生机。
6、篇末两句作用?有什么言外之意?
【点拨】篇末两句总结全文,各有作用:“实是欲界之仙都”,是用夸张手法对江南美景作高度概括,并且与文章开头相呼应;“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既是对谢灵运的钦慕,(2)惋惜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3)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含蓄地表明自己也是写景高手。
五、深入探究,归纳特色
【点拨】1、角度独特,意境优美
作者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和动静相衬之美四个方面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再现了江南山水的美丽风光,激起了读者审美的兴致。
2、抒情绘景,语言凝练
这篇小品文只用了68个字,言简意赅把大自然的山川、河流、青林、翠竹、晓雾、猿鸣、夕日、沉鳞等景物描写得淋漓尽致语言极富特色。
六、课堂练习,巩固提升
试用文中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景物,要求突出景物特点。
词类活用
五色交辉 名词用作动词,辉映。
夕日欲颓 形容词用作动词,坠落。
古今异义
四时俱备(古义:季节 今义:某个时候)
晓雾将歇(古义:消散 今义:停止、休息)
夕日欲颓(古义:坠落 今义:衰败,萎靡)
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 今义:器物上部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清闲的人 今义:指与事无关的人,多含贬义)
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想念)
月色入户(古义:单扇的门 今义:主要指人家)
一词多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教案,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再读品析,赏读悟情,主旨归纳,小练笔,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