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上 17.《古诗三首》精品课件、精品教案、达标练习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课件】.ppt
    • 教案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教案】.doc
    • 练习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当堂达标题】.doc
    • 学案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学案】.doc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课件】第1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课件】第2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课件】第3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课件】第4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课件】第5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课件】第6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课件】第7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课件】第8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教案】第1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教案】第2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教案】第3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当堂达标题】第1页
    三语上 17.《古诗三首》【学案】第1页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三语上17《古诗三首》课件ppt、三语上17《古诗三首》学案doc、三语上17《古诗三首》当堂达标题doc、三语上17《古诗三首》教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看了天门山的图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天门山景致的感受吗?先和同桌说说,再向全班同学说一说。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时,一定要读出长江的磅礴,雄壮,充满阳刚之气。
    注释:【楚江】即长江。长江中下游地带在古代属于楚地,所以叫楚江。【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注释:【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在诗人笔下,楚江(长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注释:【出】突出;出现。
    “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地展开。
    “望”字统领全诗。题为“望天门山”,可见作为描写对象的天门山风光,系诗人舟中放眼而“望”之所得。全诗在“望”字统领下展开,“天门”山形水色融为一体,雄奇壮伟的景象得到充分的展现。诗人身在船上,眼望两岸青山,有船不动而山在动的错觉,故写出“两岸青山相对出”的佳句,似青山有情,欣然出迎远来的孤帆,颇富情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正。【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亦】也。【欲】想要。 【浓抹】浓艳华丽的打扮。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淡妆】淡雅朴素的装饰。 【相宜】合适。
    水 光 潋 滟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波光闪动的晴天景色真好,云雾迷茫的雨天景色也很奇妙。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想要把西湖比作是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合适,美妙多娇。
    这首诗是写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用西施来比喻西湖,增添了西湖的美丽和奇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
    晴(方好):水光潋滟 浓抹
    雨(亦奇):山色空蒙 淡妆
    hú guānɡ qiū yuè liǎnɡ xiānɡ hé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tán miàn wú fēnɡ jìnɡ wèi mó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yá wànɡ dònɡ tínɡ shān shuǐ cuì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bái yín pán lǐ yī qīnɡ luó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wànɡ dònɡ tínɡ 望 洞 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未】没有。 【遥望】远远地看。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1.哪句诗交代了作者写诗的时间?什么时间?
    2.作者首先看到了什么景物?
    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2.这句话,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
    1.作者前半句写“潭面无风”,后半句写“镜未磨”,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把潭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镜子
    照镜子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镜未磨:古代镜子是用铜做的,磨了才能光亮。这里比喻月下的湖面虽然平静,但有点朦胧,像没有磨平的铜镜。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秋夜皎洁明月的清光与清澈明净的湖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无风的湖面虽然平静,但有点朦胧,像没有磨平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里作者又运用了连续的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作者在写洞庭湖之美,怎么提到了盘子和青螺?
    把月光下的洞庭湖比作一个银盘子。把洞庭湖中的君山岛比作青螺。
    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如同银白色的盘子里放了一个小巧的青螺。
    这首诗写的是千里洞庭的秋夜景色,诗人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写出湖光山色的优美动人,俨如山水画一般。
    这首诗的妙处全在于几个生动的比喻。“镜未磨”“白银盘”“青螺”不但形象地表现了月下洞庭的迷人景色,而且也映衬出诗人自己的心境。如果不是站得高、看得远,如果没有宽广博大的胸怀,诗人也不可能视大为小,举重若轻地写出这样的诗句。

    相关课件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5 灰雀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25 灰雀课文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三语上26《灰雀》课件ppt、三语上26《灰雀》学案doc、三语上26《灰雀》当堂达标题doc、三语上26《灰雀》教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24 司马光背景图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24 司马光背景图ppt课件,文件包含三语上24《司马光》学案doc、三语上24《司马光》当堂达标题doc、三语上24《司马光》教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12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前预习ppt课件,文件包含三语上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件ppt、三语上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学案doc、三语上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当堂达标题doc、三语上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案doc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