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优质ppt课件
展开(1)设未知数 ……… 设
(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 写
(3) 找出有关物质的量
(4) 列比例式(横着比,竖着列)……..列
(6) 简明地写出答 ….…... 答
………….…. 找
上写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计算两遍)
(5) 求解未知量 …..…..…… 解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思路
解析: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完了。由质量守恒定律得,反应前15.5g=反应后10.7g+氧气的质量,(即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5.5g-10.7g=4.8g为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即可求出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尝试练习】1.把干燥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5.5克装入大试管加热,当反应不再发生时,冷却、称重,得10.7克固体物质,试计算:(1)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2)反应生成氯化钾质量?
解: 氧气的质量为 15.5g-10.7g=4.8g
答:(1)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2)氯化钾的质量为7.45g.
15.5g-12.25g=3.25g
10.7g-3.25g=7.45g
1、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需要先把不纯的质量换算(或转化)成纯净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2、反应前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反映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反映前后固体质量之差等于生成的气体质量。
3、一道题中一般有1-3问,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解答,不要当3道题目来做,答题过程不要标注小题号(如(1)(2)(3))。
解析: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说明高锰酸钾未完全分解。 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二氧化锰的质量除以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总和×100%。
3.将40g高锰酸钾放到大试管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冷却到反应前温度,称得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为36.8g,计算(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2)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物质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求混合物中某种纯净物的质量或质量分数公式:质量分数%=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100%;纯净物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纯度。
答:(1)氧气的质量为3.2g;(2)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23.6%。
8.7g÷28.4g×100%=23.6%
解: 氧气的质量为 40g-36.8g=3.2g
解析:不再产生气体冷却,说明高锰酸钾已经完全分解了。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wg+2.4g=反应后wg+氧气的质量,(即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wg+2.4g)-wg=2.4g为生成氧气的质量)。在根据氧气的质量即可求出w,氯化钾的质量。
2. 有资料表明,氧化铜对氯酸钾(KClO3)的分解有催化作用。先将2.4g CuO与w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使其不再产生气体后,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wg。试求:(1)求生成的O2质量;(2)求出w的值。(计算结果均保留1位小数)
解:氧气的质量=(wg+2.4g)-wg=2.4g
答:(1)氧气的质量为2.4g; (2)w的值为6.1。
能力提升】1.小英同学称量11.4g某铁合金样品,放入质量为4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反应完毕后称量,烧杯及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251g。试计算:(反应方程式:Fe + H2SO4 = FeSO4 +H2↑)(1)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2)参加反应硫酸的质量;(3)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2.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10g石灰石样品,反复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6.7g(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计算:Ca-40 C-12 O-16(1)反应生成的 CO2 的质量为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解析:完全反应冷却后,说明氯酸钾已经完全分解完了。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30g=反应后20.4g+氧气的质量,(即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减少了30g-20.4g=9.6g为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即可求出原混合物中氯化钾、二氧化锰的质量。
1.由干燥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组成的混合物的质量为30克,把该固体混合物放到大试管中加热,反应完全后,冷却到反应前的温度,称得试管中固体物质的质量为20.4克, 求:(1)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2)反应后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 氧气的质量为30g-20.4g=9.6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
答:(1)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14.9g;(2)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5.5g.
=20.4g-14.9g=5.5g
【能力提升】取47.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共收集到3.2g氧气。计算:(1)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2)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到0.1%)。提示:(1)反应前后氧元素守恒;(2)反应后氧元素的质量=反应前氧元素的质量—生成氧气的质量;(3)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反应后氧元素的质量÷剩余固体的质量)×100%
解析: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说明不能确定高锰酸钾是否完全分解。故要依据氧气的质量算出参与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依据提示内容,即可算出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设未知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出比例式求解,简明地写出答案,92g,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计算结果错误,都正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说课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未知数,化学方程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已知量,92g,在O2下面,漏掉比例式,∶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示范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巩固应用,任务一,C3H8+O2,CO2+H2O,5×32,kgx,x80kg,×32,特别提示,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