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
展开4.2.1元素周期律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C.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D.每个周期中,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为金属元素,大于4的为非金属元素
2.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A.HX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B.同周期中,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稀有气体除外)发生周期性变化
C.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仅包括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D.第三周期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和第二周期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完全相同
4.下列事实能说明金属性Na>Al的是( )
A.Na最外层有一个电子,Al最外层有3个电子
B.Na能与冷水反应,而Al不能
C.Na的熔沸点低于Al的
D.Na能从的溶液中把Al置换出来
5.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在相同条件下,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强;A、B单质均可以从C盐溶液中置换出C;D单质可以与冷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氢气;A、B、C、E四种单质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E不放出氢气。则五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D>B>A>C>E B.A>B>C>E>D C.D>B>E>A>C D.D>E>B>A>C
6.下列关于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两性氢氧化物
B.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 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也能吸附色素
D. 既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7.为了除去中混有的少量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硝酸 B.氨水 C.稀盐酸 D.NaOH溶液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相应的阴离子半径
B.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相应的阳离子半径
C.同一元素的不同粒子,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D.同一元素形成的多种价态的离子,价态越低,半径越小
9.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可以指导人们进行规律性的推测和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离子半径:
B.Cs和Ba分别位于第六周期第ⅠA族和第ⅡA族,则碱性:
C.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F,可以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F
D.Be与Al同处于元素周期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可推出:
10.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沸点:HF>HCl>HBr>HI;
②离子还原性:;
③酸性:;
④金属性K>Na>Mg>Al;
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⑥半径:。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②③④ D.①⑥
11.现有短周期元素R、X、Y、Z、T、R与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电子层数的2倍;Y元素能与大多数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与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Y、Z组成的化合物与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
C.T、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T>R
D.Y分别与T、X组成的二元化合物的水溶液一定是强酸
12.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部分信息如表所示。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代号 | R | X | Y | Z |
原子半径/nm | 0.075 | 0.071 | 0.186 | 0.117 |
主要化合价 | +5,-3 | -1 | +1 | +4,-4 |
A.简单离子半径大小R>X>Y
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R>Z
C.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只有Y的单质能与水反应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Y>Z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只有一个电子层时最外层电子数是从1到2,错误;B项,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错误;C项,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正确;D项,H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但不是金属元素,错误。
2.答案:B
解析:由可知X为+6价,则其氢化物中X应显-2价,故氢化物分子式为,所以B项正确。
3.答案:B
解析:A项,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错误;B项,每个周期原子(不包括稀有气体原子)半径都是由大到小变化的,正确;C项,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还包含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等,错误;D项,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而S、Cl均有最高正化合价,错误。
4.答案:B
解析:A项,金属性的强弱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无对应关系,错误;B项,可以通过与水反应生成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金属性的强弱,正确;C项,熔沸点的高低与金属性的强弱无对应关系,错误; D项,Na首先与水反应,因此不能从的溶液中把Al置换出来,错误。
5.答案:A
解析: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则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在相同条件下,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强,则金属性:B>A;A、B单质均可以从C盐溶液中置换出C,说明A、B的单质比C活泼,金属性比C强;D单质可以与冷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氢气,说明D元素的金属性非常强;A、B、C、E四种单质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E不放出氢气,说明E最不活泼,金属性最弱。故选A。
6.答案:D
解析:是两性氢氧化物,但是不能与弱碱反应,D项错误。
7.答案:D
解析:利用可溶于强碱,而不溶于强碱,选用NaOH溶液即可,溶于氨水,D正确。
8.答案:D
解析:A项,同一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相应阴离子的半径,正确;B项,阳离子核外电子数比原子的少,因此半径小,正确;C项,同素粒子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越多,其半径越大,正确;D项,同元素形成的多种价态的离子,价态越低,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错误。
9.答案:C
解析:A.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核电荷数Y<X,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故A正确; B.同周期元素自左而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Cs>Ba,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碱性,故B正确;C.根据氢化物的酸性强弱不能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非金属性F>Cl,故C错误;D.的化学性质相似,可推出:,故D正确。
10.答案:B
解析:①HF中含氢键,沸点最高,其他氢化物中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沸点高,则沸点为HF>HI>HBr>HCl,故①错误;②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S,对应离子还原性:,故②错误;③非金属性:Cl>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即酸性:,故③正确;④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即金属性:K>Na,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即金属性:Na>Mg>Al,故金属性K>Na>Mg>Al,故④正确;⑤元素的非金属性:F>Cl>S,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故⑤正确;⑥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即半径:,故⑥正确。
11.答案:C
解析:短周期元素中R、T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是电子层数的2倍,符合条件的为C、S(稀有气体除外),由图中原子半径和原子序数关系可知R为C元素、T为S元素;与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Z为Na元素、Y为O元素;X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X为N元素。Y、Z组成的化合物有氧化钠、过氧化钠,前者与反应生成NaOH,后者与反应生成NaOH和,故A错误;常温下水为液体,为气体,水的沸点高于,故B错误;T、R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硫酸、碳酸,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故C正确;Y(氧)分别与T(硫)、X(氮)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中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弱酸性,故D错误。
12.答案:C
解析:从X的主要化合价为-1价可以推知X为F元素。R的主要化合价为+5价和-3价,其原子半径比X稍大,所以R为N元素。Z的主要化合价为+4价和-4价,其原子半径比N大很多,所以Z为Si元素。Y的主要化合价为+1价,而且其原子半径比其他三种元素都大,所以Y为Na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故A正确;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元素的非金属性变化一致,非金属性:F>N>Si,所以热稳定性:,故B正确;除Na外,也可与水反应,故C错误;金属性:Na>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故D正确。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课后复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