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两小儿辩日教案一等奖公开课

    2023-02-27 15:40:01 1247次浏览 作者:小学语文教研组
    99%的老师看了都会下载的成套备课资料: 2024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优秀教案全册(多套)
    前往下载

    两小儿辩日教案

    《两小儿辩日》教案

    课时目标

    1.会写“辩”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 明白课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各是什么,懂得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名句导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

    2.交流资料。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师: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然而,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名句导入,引出课文主要人物之一——孔子,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若遇到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查工具书,同桌交流或举手询问老师。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音、语速和语气)

    (2)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3)指导书写“辩”字:左中右结构,中间的言字旁要写得小而窄。

    3.教师领读,提升能力。

    (1)教师领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分小组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把文章读通读顺尤为重要。本环节按照“试读—范读—指导朗读—练读”的步骤进行,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板块三  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自读理解,合作交流。

    (1)边读课文边看注释,把课文读懂。

    (2)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注释自由读懂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出自己读不懂的地方在组内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记录下来,再在全班交流。

    (3)组织交流。先由小组长交流本组不懂的问题,再抽几位学生说说课文的大意。

    (4)课件出示几个句子,并要求完成练习。

    解释带点的字,并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  问其故。

      及日中则如盘盂。

    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孰为汝多知乎?

    2.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  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  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  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书上圈点勾画。

    (3)对话交流。

    ①两个小孩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争论的是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

    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小儿甲 小儿乙

    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 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③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

    小儿甲: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视觉)

    小儿乙: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触觉)

    小结:他们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的方法,分别从视觉、触觉的角度说明各自的观点。

    (4)过渡语:他们争执不下,就去问谁?

    【设计意图】两个小孩的观点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这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更是难点。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圈点勾画,渗透着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只是点拨,做一个引领者,正如苏格拉底所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板块四  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汇报交流,领悟寓意。

    (1)孔子最后做出判断了吗?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不能决也)

    (2)两小儿争辩的问题究竟怎样解答?这个问题能难倒古代的圣人孔子,但难不倒掌握了现代科学知识的我们,你们愿意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帮他们解答吗?学生汇报自己查找的资料和对问题的解答。(课件出示动画)

    本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两小儿视觉和触觉上的错误,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为此设计了“错觉演示”和“太阳辐射”演示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得到理性的认识。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们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学生自由发言。

    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

    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

    (4)演一演。

    分旁白、孔子、一儿 、另一儿四个角色,四人一组合作练习创造性的表演,教师巡视指导。

    2.总结学法,拓展延伸。

    (1)总结学法:我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反复认真读课文——联系注释说文意——研读交流悟道理

    (2)拓展阅读:我们可用这样的方法在课外阅读其他的文言文,老师给你们推荐几篇文言文小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掩耳盗铃》。

    (3)拓展活动:同学们,下面的几项拓展活动中,大家可以自行选择一项或几项,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完成。

      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一位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来到遥远的古代,巧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

      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的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

      搜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开展“你对太阳知多少”的探究活动。

      小练笔:读《两小儿辩日》后所想到的。

    【设计意图】在学习《学弈》《两小儿辩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一说学习的过程,梳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是交给孩子们一把打开文言文知识宝库的钥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激活知识,激发兴趣。

    学生对文言文接触不多,但原有的语言知识和语言经验中就有许多是关于文言文的,因此,激活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使之成为新知的生长点,对初步学习文言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合乎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用讲述故事、名句导入的方式,拉近了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以读为本,以读代讲。

    学习课文当以读为本,学习文言文更是如此。只有在读正确、读熟练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课文。教学时,先让学生试读,然后教师范读课文,接着指导读书。比较长的句子,让学生标出该停顿的地方,才能理解正确。

    3.自主学习,自读探究。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交流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空间。例如,让学生首先把句子中难懂的字词对照注释进行理解,然后把句子连起来讲一讲,在小组进行讨论,合作探究。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阅读全文

    精品成套资料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